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村五绝·其三》
《山村五绝·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0)
注释
老翁: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腰镰:手持镰刀。
惭愧:感到谦虚或感激。
春山:春天的山林。
笋蕨甜:竹笋和蕨菜的美味。
岂是:哪里是因为。
闻韶:比喻听到美好的事物或高尚的教诲。
解忘味:忘记饥饿或口腹之欲。
迩来:近来。
三月食无盐:连续三个月没有盐吃,形容生活简朴。
翻译
一位七旬老翁依然手持镰刀劳作
他品尝春山间的竹笋蕨菜感到心满意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山村五绝·其三》。诗中通过老翁在春天山间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享受与忘我之境的追求。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在春天的山中亲手割取野生植物笋、蕨等食材,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欣赏之情。"惭愧"一词含有自谦之意,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渺小而感到谦逊。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亲近自然、享受山野之美,以至于忘却了世俗的诱惑与物欲的喜悦。在这里,“闻韶”指的是古代音乐家韶,传说他的音乐能使听者忘记食欲;“迩来三月”则是指春季三个月的时间长度;“食无盐”象征着纯净无杂质的生活状态。整体上,这两句强调了自然之美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村春景的描绘和老翁劳作情形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内心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则·其十八

狗子佛性有,狗子佛性无,直钩元求负命鱼。

逐气寻香云水客,嘈嘈杂杂作分疏。

平展演,大铺舒,莫怪侬家不慎初。

指点瑕疵还夺璧,秦王不识蔺相如。

(0)

无见顶相

无影树下谁相识,琉璃殿内绝形名。

千岩色□祥光现,万壑松风和没人。

(0)

幽栖

幽栖绝世纷,足以养心君。

是草皆为药,无山不出云。

房空留鹿伴,果熟与猿分。

信口成诗句,长谣到夕曛。

(0)

不屈

屈身必受制,屈志必违仁。

受制己则辱,违仁道则屯。

身志两不辱,度几德之纯。

以此率其性,乾坤一闲人。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五十一

三月二十五,芳春馀几许。

一道平常心,颠言及倒语。

谩道举手摘杨花,那知漫空飞柳絮。

趁流光,猛提取。吃粥了也,洗钵盂去。

(0)

小师智广请赞

泽广藏山,理能伏豹。父既不慈,子亦不孝。

吉凶影象自分明,不用烧香求卦兆。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