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集深林,春鸣泊枉沚。
沙草去微茫,渚花寒不起。
云际辨昭阳,含凄路未已。
日夜望吴陵,江乡三百里。
临风坐钓人,当雨牧樵子。
一帆海上归,沾湿来如洗。
岂是两忘机,各在烟水里。
海燕集深林,春鸣泊枉沚。
沙草去微茫,渚花寒不起。
云际辨昭阳,含凄路未已。
日夜望吴陵,江乡三百里。
临风坐钓人,当雨牧樵子。
一帆海上归,沾湿来如洗。
岂是两忘机,各在烟水里。
这首清代施世纶的《将至昭阳遇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以海燕起兴,象征自己从远方归来,聚集在深林中,春天的鸣叫停歇在岸边的浅水处。沙草在雨中显得模糊不清,洲上的花朵因寒冷而未能盛开,增添了阴郁的氛围。
诗人遥望云层之上的昭阳,心中充满哀伤,旅程仍未结束。他日夜思念着吴地的故乡,那距离三百里的江乡。风雨中,钓鱼人独自临风,樵夫则冒雨砍柴,各自在生活的劳作中度过。诗人乘船归来,衣衫尽湿,仿佛洗涤了一切尘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解,认为即使身处纷扰世间,内心仍可保持宁静,仿佛在烟水之间找到了忘机之境。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再休问、愁边鸥鹭,月冷沙昏,梦归何处。
故苑沧波,为谁绿到旧游路。
石鳞风起,呜咽作、前秋语。
流水不参差,莫涴了、一分尘土。前度。
有天风瑟瑟,日夜步虚来去。
新蒲细柳,问谁信、好春无主。
恨双燕、不把斜阳,细说与、碧窗烟雾。
只翳镜飞红,遮断凌波新步。
哀弦促拍,衮遍伊州破。
谁换小梅花,梦横枝、夜寒香妥。
年时风雪,三九最关情,修竹外,绮窗前,几许閒功课。
如今憔悴,花抵人愁么。
已办醉如泥,甚尊前、犹分蛉蠃。
江南书到,鸥鹭尚平安,双蜡屐,一渔蓑,何日真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