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万里见岩林,空谷跫然有足音。
四面峰峦皆在眼,两头箫管坐当心。
高陵深谷几兴废,明月清风无古今。
一石醇醪消永日,夜深时听老龙吟。
西荒万里见岩林,空谷跫然有足音。
四面峰峦皆在眼,两头箫管坐当心。
高陵深谷几兴废,明月清风无古今。
一石醇醪消永日,夜深时听老龙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依斗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联“西荒万里见岩林,空谷跫然有足音”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自然世界。荒野中,岩石与森林并立,空旷的山谷中传来脚步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响,引人遐想。
颔联“四面峰峦皆在眼,两头箫管坐当心”进一步展开画面,四周围满峻峭的山峰,仿佛触手可及。诗人坐在亭中,两旁似乎有箫管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
颈联“高陵深谷几兴废,明月清风无古今”则转向对时间和自然变迁的思考。高高的山陵与深深的峡谷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但明月与清风却跨越时空,永恒不变,象征着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文明的短暂。
尾联“一石醇醪消永日,夜深时听老龙吟”收束全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结束,通过品尝美酒消磨时光,到夜晚聆听老龙的吟唱,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杂遝东入海,归来几人在。
纷纷道路觅亨衢,笑我蓬门绝冠盖。
虎不食堂上肉,狼不惊里中妇。
风尘出门即险阻,何况茫茫海如许。
去年吴人赴燕蓟,南风吹人浪如砥。
一时输粟得官归,杀马椎牛宴闾里。
今年吴儿求高迁,复祷天妃海上船。
北风吹魂坠黑水,始知溟渤皆墓田。
劝君陆行莫忘莱州道,水行莫忘沙门岛。
豺狼当路蛟龙争,宁论他人致身早。
君不见贾胡剖腹藏明珠,后来无人鉴覆车。
明年五月南风起,犹有行人问直沽。
襌襹步摇冠,曲裾纱縠衣。
伟哉燕赵士,借问此为谁。
谒帝登犬台,利口兴祸阶。
能令亲父子,恩爱一朝乖。
血溅长安城,尸横泉鸠里。
虽族佞臣家,不益储君死。
望思思不归,至今天下悲。
请听三老议,儿罪只当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