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死随夫不作难,纲常人世此身担。
三从苦节坚如石,百世芳名臭若兰。
列女传应须有待,清风亭信是无惭。
殷勤纪实开彝化,千古令人泪眼看。
舍死随夫不作难,纲常人世此身担。
三从苦节坚如石,百世芳名臭若兰。
列女传应须有待,清风亭信是无惭。
殷勤纪实开彝化,千古令人泪眼看。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为何氏的节妇,她坚守贞节,勇担纲常,其精神之坚韧,犹如磐石,其名节之芳,可传百世。诗中以“三从苦节坚如石”描绘了何氏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勇气,展现了她在复杂人世中的担当精神。接着,“百世芳名臭若兰”一句,将何氏的名节比作兰花,虽处污浊之中,却依然保持高洁,象征着她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
“列女传应须有待”,表明诗人认为像何氏这样的女性,其事迹应当被历史记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清风亭信是无惭”,则进一步强调了何氏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无愧于天地。最后,“殷勤纪实开彝化,千古令人泪眼看”,表达了对何氏事迹的深切敬仰和感慨,认为她的行为开启了新的道德规范,让后人看了无不感动落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氏节妇事迹的颂扬,不仅赞扬了她的个人品质,也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女性角色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的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