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谒梅花和尚墓十三用前韵》
《贺新郎.谒梅花和尚墓十三用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古碣穿云罅。奠幽坟、聊供蒲笋,奚烦脯鲊。

摇曳疏花三四本,雪魄冰魂光射。

墓正嵌、横斜之下。

隧道藓皆纯铁色,扪断螭齾兽碑文怕。

薜荔黑,墙阴挂。萧萧小院空香洒。

指高原、一抔云水,此中有画。

一自赵家陵阙燬,极目西风石马。

总分付、浙江潮打。

只有岿然斯冢在,落梅风、捲散樵苏者。

英满地,衫堪藉。

(0)
鉴赏

这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和尚墓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忆。词人通过“古碣穿云罅”、“墓正嵌、横斜之下”等描绘,展现了墓地的幽静与历史的沧桑。以“隧道藓皆纯铁色,扪断螭齾兽碑文怕”之句,渲染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薜荔黑,墙阴挂”则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荒凉与寂寞,薜荔的黑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几分悲凉。接着,“萧萧小院空香洒”一句,虽是空寂的小院,却因梅花的香气而显得不那么孤寂,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与生机。

“指高原、一抔云水,此中有画”则将墓地置于广阔的高原之上,云水环绕,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一自赵家陵阙燬,极目西风石马”通过对比赵家陵阙的毁灭与眼前石马的静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和尚墓的孤独与永恒。最后,“总分付、浙江潮打”、“只有岿然斯冢在,落梅风、捲散樵苏者”则强调了墓地的坚韧与不朽,即使面对自然的力量,它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历史的见证。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和尚墓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生命、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以及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泛南湖十首·其二

水殿穿湖入,风阑过雨凭。

微微夕阳外,时见出林僧。

(0)

哭天瑞·其一

六尺长身一瘦筇,天涯随处寄行踪。

牛冈旧卧留双穴,龙脉新分定几峰。

茆舍敢来天子问,布衣还许上公封。

独怜叔亮千年冢,漠漠青莎鸟迹重。

(0)

舟次宝应闻转官太仆之报述怀

远传新命下江皋,窃喜閒官领骑曹。

宸辇未由随日驭,客舟先免溯风涛。

山围四塞城池古,月出千峰紫翠高。

期效昔贤安吏隐,醉翁亭上读离骚。

(0)

奉送松溪崔司空考功北上

司空风节重南都,一片清冰在玉壶。

天日同怜照肝胆,雪霜谁遣上头颅。

身随鹭侣朝双阙,梦逐鸱夷到五湖。

闻说有书先乞老,不知当宁肯从无。

(0)

别后有怀石峰

忆昨相逢赋梦鱼,古槐凉月小堂虚。

通家更许诸郎见,得句先教子弟书。

却计此行千里外,定知重会几年馀。

同官我亦司文教,事事深惭迥不如。

(0)

对月感怀

惆怅东篱下,西风酒一壶。

物随秋渐老,人与月同孤。

幻梦疑蕉鹿,尘踪笑网蛛。

寒蛩不解意,唧唧向青芜。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