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石填海海可乾,铸铁削山山可刊。
俟河之清岂易得,眼见太平真复难。
春风辇路宫槐绿,花绕汉宫三十六。
喜入天颜人尽知,奉常新奏升平曲。
前年被衮郊圆天,今年执玉朝涂山。
汉官威仪久不见,三代礼乐俱追还。
太师功大非人力,早向壶天赐新宅。
消得官家驻六飞,画鼓咽咽燕瑶席。
紫宸朝散千官行,四方警奏虚封章。
衮司无事铃索静,牙牌报漏春昼长。
但闻群贤岁歌舞,寿曲声中玉觞举。
青衫小吏亦复欢,自采民谣裨乐府。
负石填海海可乾,铸铁削山山可刊。
俟河之清岂易得,眼见太平真复难。
春风辇路宫槐绿,花绕汉宫三十六。
喜入天颜人尽知,奉常新奏升平曲。
前年被衮郊圆天,今年执玉朝涂山。
汉官威仪久不见,三代礼乐俱追还。
太师功大非人力,早向壶天赐新宅。
消得官家驻六飞,画鼓咽咽燕瑶席。
紫宸朝散千官行,四方警奏虚封章。
衮司无事铃索静,牙牌报漏春昼长。
但闻群贤岁歌舞,寿曲声中玉觞举。
青衫小吏亦复欢,自采民谣裨乐府。
这首诗《时宰生日乐府四首(其三)升平谣》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理想中的盛世景象。诗中以“负石填海”、“铸铁削山”等神话般的场景开篇,象征着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和能力,表达了对国家强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皇宫的美景,“辇路宫槐绿”,皇宫内槐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花绕汉宫三十六”,进一步强调了皇宫的壮丽与繁华,以及国家的富足。
“喜入天颜人尽知,奉常新奏升平曲”两句,表达了君主的喜悦之情,以及音乐家们为庆祝盛世而演奏的欢快乐曲,反映了人民对盛世的欢欣鼓舞。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君主的活动,如“前年被衮郊圆天,今年执玉朝涂山”,展现了君主的礼仪与威严,以及对古代礼乐的尊重与传承。“汉官威仪久不见,三代礼乐俱追还”,强调了对传统礼仪的重视与恢复。
“太师功大非人力,早向壶天赐新宅”则赞美了大臣的功绩,并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与奖励。“消得官家驻六飞,画鼓咽咽燕瑶席”,描绘了君主与大臣们共享盛宴的情景,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紫宸朝散千官行,四方警奏虚封章”表现了朝廷的秩序井然,各地的官员向朝廷汇报政务,体现了国家治理的高效与稳定。“衮司无事铃索静,牙牌报漏春昼长”则描绘了官署内的宁静与时间的悠长,反映出国家的安宁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礼仪、和谐与繁荣的追求。
钱子守道殊自适,某水某丘藏袖中。
有时对客且舒卷,坐我绝境烟波空。
参差老雁忽飞起,微风欲拂芦苇丛。
湾埼寂寥悬网罟,夕阳隐约归渔翁。
远山近山云漠漠,前村后村水重重。
适从何来荡雨桨,岩崖浦溆遥相通。
深林蔽亏八九家,竹篱茅户既不同。
青天白日机事息,乐此耕饮得古风。
谁言见画独幻影,我欲振衣即往从。
因思辋川著摩诘,复想嵩山栖卢鸿。
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锦帐羔儿酒。见南窗、玉梅破冻,胆瓶知否。
复阁红炉金烬爇,暖意悄参熨斗。
候缇室、琯吹寸九。
琼幕帘垂风不到,怯宵寒、更遣帷犀守。
铺熊毳、画葵首。关心岁序飙轮走。
呵牙管、颂椒才罢,忙笼纤手。
荔砌阴长添一线,绣袜女红新受。
讶冰箸、晶莹檐口。
藏了银彄刚送腊,闹铜街、又看倛头丑。
娇黄额、寿阳牖。
颤白摇红,趁疏篱、晓剪霜寒花凝。
琴局笔床,雅映冷标幽韵。
高低忽乱明妆,带一片、斜阳窗暝。休哂。
算几番、枕秘者回瓶隐。沅湘动新咏。
且酡颜借酒,苦吟啜茗。矮几凭、温梦蝶,一双栖并。
还愁碎飐西风,似醉客、惊魂无定。灯近。
画秋心、素屏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