琤琮韵里繁枝斜,才苞锦缬迟蒸霞。
如是色声堪静悟,不必能听倩绿芭。
峭寒尚切披香殿,青韶却酿淑清院。
天公濯垢认三生,今朝恰见春风面。
琤琮韵里繁枝斜,才苞锦缬迟蒸霞。
如是色声堪静悟,不必能听倩绿芭。
峭寒尚切披香殿,青韶却酿淑清院。
天公濯垢认三生,今朝恰见春风面。
这首诗描绘了淑清院中桃花初绽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首句“琤琮韵里繁枝斜”,以拟声词“琤琮”形容花开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微风中的摇曳之态。接着,“才苞锦缬迟蒸霞”一句,通过“才苞”、“锦缬”和“迟蒸霞”等词汇,形象地表现了花苞初绽时的娇嫩与美丽,仿佛织锦般的花瓣在晨光中蒸腾出一片霞光。
“如是色声堪静悟,不必能听倩绿芭”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无需借助外物,仅凭自然界的色彩与声音,就能引发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接下来,“峭寒尚切披香殿,青韶却酿淑清院”则通过对比峭寒与青韶,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淑清院中春意盎然的景象。
最后,“天公濯垢认三生,今朝恰见春风面”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天地之间,感叹大自然的净化之力,仿佛能洗净前世今生的尘垢。同时,也表达了对眼前春日美景的珍惜与赞叹,认为今日所见的春风,正是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淑清院桃花初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以及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