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其二》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其二》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风急霜飞天地寒,草黄木落水泉乾。

千村乱后荒榛满,孤客归来抆泪看。

野宿狐狸鸣户外,巢居烟火出云端。

黍苗处处思阴雨,王粲诗成损肺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荒凉景象和战乱后的凄清氛围。首句“风急霜飞天地寒”,以疾风劲霜渲染出严酷的自然环境,透露出深深的寒冷。接下来,“草黄木落水泉乾”进一步描绘了枯黄的草木和干涸的泉水,展现了秋季的萧瑟和生活的艰难。

诗人通过“千村乱后荒榛满”表达了战乱后的破败与荒芜,村庄残破,榛莽丛生,暗示了人们生活的困苦和内心的哀伤。“孤客归来抆泪看”则以个人的归乡经历,流露出对家乡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泪水中蕴含着无尽的悲凉。

“野宿狐狸鸣户外,巢居烟火出云端”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狐狸的哀鸣和炊烟袅袅上升,形成鲜明对比,既写出环境的荒寂,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最后,“黍苗处处思阴雨,王粲诗成损肺肝”借古人王粲的典故,表达诗人对阴雨天气的期盼,以及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王粲的诗作曾因忧国忧民而使人心情沉重,此处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沉痛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后乡村的荒凉景象,寓言式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夜雨

卧听空山雨,愁人春夜长。

田蛙与水鸣,聒聒来耳旁。

缅怀千载遥,贤达多遁藏。

岂无命世才,所抱或沮伤。

离家脱尘役,且憩云水乡。

时运不我留,老去空彷徨。

但恐壮志销,放浪宜自彊。

(0)

喜雨

麦穗虽乾耳,秧苗未吐心。

正须云泼墨,生怕日流金。

气郁山堂润,风回竹径阴。

称人三四点,争道即为霖。

(0)

寄题拙台

讲罢公堂得少休,下帘清兴与天悠。

书空怪事知无益,为圃机心逝不留。

四至九卿空士笑,一当万乘岂人谋。

先生独有摛词巧,夺尽人间重锦裘。

(0)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八

空庭丛橘半垂黄,绕屋畦蔬又著霜。

山县人归输井税,麦田雪后纵牛羊。

意行门径欣来客,背负茅檐爱夕阳。

今日故山成怅望,鸟残红柿忆分尝。

(0)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六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船行。

(0)

和吴中复游海云寺

茂林修竹翠烟收,寺枕清江江上头。

好马啼春知客恨,落花浮水近人流。

政閒不废登临赏,意适真成汗漫游。

紫陌红尘归路远,夕阳回首重迟留。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