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物外未曾抛,念诵时将玉磬敲。
虽不临坛深发愿,梦魂常忆大仙教。
逍遥物外未曾抛,念诵时将玉磬敲。
虽不临坛深发愿,梦魂常忆大仙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于精神导师的大仙教的怀念。"逍遥物外未曾抛"表达了诗人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心境,既不为尘世所牵扯,也未将自己的精力耗散在世间琐事上。"念诵时将玉磬敲"则是说诗人在冥想和诵经的过程中,就像敲击清脆的玉磬一样,声音清晰、纯净,表明了他对佛教修行之专注与真诚。
尽管"虽不临坛深发愿"显示出诗人并未在正式的宗教仪式中立誓,但他的心愿却是深刻而坚定的。最后一句"梦魂常忆大仙教"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在梦境中,他的心灵也常常回响着那位伟大的精神导师所传授的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热切追求,以及他内在世界对于精神导师教义的深刻记忆与怀念。
张氏母袁称寿星,生绍兴庚申今有百五龄。
子孙耕稼食可饱,女妇纺织织衣称情。
白发既脱生黑发,耳目聪明长步行。
五朝皇帝恩广大,一老平时身太平。
乡里皆庆喜,县官问姓名。
阖门漏屋下,上诣县官厅。
太夫人之面可识,太夫人之堂可升。
即前再拜问起居,谢官下念田里氓。
尊高年以长其长,凡为人子沸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