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缑山诗》
《缑山诗》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缑山连嵩岑,近带洛阳陌。

洛京游宦子,不知虚直宅。

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

褰涉穷水府,跻攀倚霞壁。柽栝穿虹?,萝茑曳金碧。

崟嵚天盖小,路转石门窄。还顾杳亏蔽,前瞻浩攒?。

态繁赏屡移,形变魂方惕。

洞隐息心士,源潜度世客。

渔樵或迷途,志刻述往迹。

安仁寔载诞,子晋曾所历。

王元拜隐侯,吾祖挹仙伯。

永兴白华感,久列丹台籍。

弊庐对石堂,虚坐留玉舄。

洎余爱羽化,洗心向禅寂。

志结颜始红,岁阑发已白。

愧无兼济美,独营弱丧魄。

归来缉衰暮,敦本事膏液。

始愿期傥从,挥手弄烟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缑山的景象与心境,语言丰富,意境幽深。开篇即以“缑山连嵩岑,近带洛阳陌”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接着“我”字亲切,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归属。随后的“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褰涉穷水府,跻攀倚霞壁”等句,更是以精妙的笔触描绘出缑山之美。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回忆。如“王元拜隐侯,吾祖挹仙伯”、“永兴白华感,久列丹台籍”等句,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家族史和文化传承的自豪。

结尾部分“志结颜始红,岁阑发已白。愧无兼济美,独营弱丧魄”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才能无法为国家所用的遗憾。而最后“归来缉衰暮,敦本事膏液。始愿期傥从,挥手弄烟策”则是诗人返回故土,重视根本,继续追求理想的决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流露出个人生命历程中的沉淀与反思,是一篇融合山水田园之美、历史文化之韵以及个人的情感世界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杂记十首·其五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

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0)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其五

豪士宁沦鬼趣中,曼卿昔去管芙蓉。

君今定作梅花主,来往山间傥一逢。

(0)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其十二桃

累累生满树,知我老而饕。

绝胜齐三士,轻生为二桃。

(0)

立春七首·其七

存五千篇吟笔老,加三百户赞书新。

官分綵胜簪华发,僧送乌薪煖曲身。

(0)

石塘感旧十绝·其一

浮空紫气何须尔,度世金丹岂有之。

函谷不烦关尹出,城南莫遣树精知。

(0)

四叠·其二

海山大士素中单,鹦鹉前驱不怕寒。

只在屋东人不识,善财错去礼旃檀。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