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沧洲远,江枫伴索居。
秋风一雁过,忽枉友朋书。
献纳看君辈,声名动直庐。
东南民力竭,奏记意何如。
吏隐沧洲远,江枫伴索居。
秋风一雁过,忽枉友朋书。
献纳看君辈,声名动直庐。
东南民力竭,奏记意何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祜所作的《答陈李二侍御》。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于遥远的沧洲,与江边的枫树相伴,过着孤独的生活。秋风中,一只孤雁飞过,诗人收到了朋友的来信,内心感到既惊喜又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声名的赞赏,以及对东南地区民力枯竭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向朝廷进言献策的期待和思考。
通过“吏隐”这一概念,诗人巧妙地将官场与隐逸生活联系起来,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交织,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富含哲理的意境。诗人的情感细腻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其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元正昨才过,翼日斋居虔。
祭无不用敬,况此祈民天。
庆典例弗举,在簴彻乐悬。
岁前已立春,春屏朱户骈。
秋金双麦穗,綵绮太平钱。
徵吉匪为已,所愿丰农田。
莲漏迟铜壶,几暇殊清便。
安静迓崇禧,无妨什华篇。
飞潜动植质纵殊,何一弗具天地性。
植中君子数有五,贞介宁随众草病。
各各图貌传其神,玉磬真称善起兴。
譬三百皆属风人,此是二南非卫郑。
螭坳绨几延清伴,色映祥霙春始孟。
几馀命笔聊仿为,寓意要不失乎正。
艺林偶涉那求工,玩物诚恐妨於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