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事聿已暮,百卉何摧残。
驱车临长河,悲飙激飞湍。
欲济无方舟,行路一何难。
陶潜耻折腰,贡禹弹其冠。
出处各有性,焉能违所安。
不见飧霞子,飘飖青云端。
岁事聿已暮,百卉何摧残。
驱车临长河,悲飙激飞湍。
欲济无方舟,行路一何难。
陶潜耻折腰,贡禹弹其冠。
出处各有性,焉能违所安。
不见飧霞子,飘飖青云端。
这首诗《岁暮》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通过对岁末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与坚守本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岁事聿已暮,百卉何摧残”,以岁末凋零的景象开篇,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引人深思。接着,“驱车临长河,悲飙激飞湍”描绘了诗人驾车来到河边,面对疾风和湍急的河水,内心涌起的悲凉之情,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欲济无方舟,行路一何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困境感,诗人想要渡过眼前的困难,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出路的不易。接下来,“陶潜耻折腰,贡禹弹其冠”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贡禹弹冠自责,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坚守自我原则和道德底线的坚持。
“出处各有性,焉能违所安”则是全诗的核心思想,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选择,不应违背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最后,“不见飧霞子,飘飖青云端”以飧霞子(传说中的仙人)的形象,象征那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岁暮》通过描绘岁末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坚守本性和追求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写竹贵神不贵色,画师俗笔难为力。
古来能事自天成,萧郎文老何由得。
国朝作者夏奉常,祇今仅见邹平王。
金殿昼閒一挥洒,遂令缣素移潇湘。
兖州太守得真迹,草堂白日寒云积。
风叶当轩簌簌鸣,霜柯倚座森森碧。
清泉怪石映带成,即恐春笋惊雷生。
炎天对坐毛骨爽,便欲掉臂林中行。
呜呼绝艺不可遇,千金竞买珊瑚树。
君不见寒士潇条土木形,遮道时逢贵人怒。
麟角凤嘴见者奇,火齐木难光陆离。
太原刘生气殊众,年甫二十高名驰。
韦贤相业更三世,戴圣明经传博士。
白壁风仪不动尘,洪钟扣答如流水。
宝剑腰悬明月光,秋闱小捷何足当。
看拖内殿青丝履,笑踏君家白玉堂。
白玉堂,非难取。
胸中家学贯伊吕,千秋万岁奉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