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陈陶》
《悲陈陶》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ēichéntáo
táng /

mèngdōngshíjùnliángjiāxuèzuòchéntáozhōngshuǐ

kuàngtiānqīngzhànshēngwànjūntóng

qúnguīláixuèjiànréngchàngyǐndōushì

dōurénhuímiànxiàngběigèngwàngguānjūnzhì

注释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孟冬:农历十月。
十郡:指秦中各郡。
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旷:一作“广”。
清:一作“晴”。
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群胡:指安史叛军。
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
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
血:一作“雪”。
仍唱:一作“捻箭”。
都市:指长安街市。
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都人:长安的人民。
回面:转过脸。
“日夜”句: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
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
翻译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残酷景象,“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生命的损失,"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则展示了战后废墟的宁静与死亡的悲壮。然而“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又反映出胜利者对战败者的残酷对待和庆祝。最后,“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展现了民众的无助与渴望解救的心态。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作者杜甫对于战争后果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和何节推重九

喜陪佳客上高台,醉策骅骝薄暮回。

黄菊满头堪自笑,朱颜何必为人开。

(0)

次韵张著作过李虞部旧居

美璞藏山宝在沙,急贤飞诏落幽遐。

直庐去讲先儒业,斸径空存旧隐家。

魏阙当时蒙雨露,衡门今日锁云霞。

鸣珂一顾踟蹰过,山掩寒林夕照斜。

(0)

溪山晚目

幽花连径发,惊鸟避人啼。

雨过晴虹上,风清走马嘶。

滩平鱼艇稳,村小酒旗低。

谁及山翁乐,号呶醉似泥。

(0)

太尉吕公挽辞二首·其二

要剧更中外,几微照古今。

嘉谋增国重,和气入人深。

龙已须云起,星俄向垒沉。

得名非得寿,天报此难忱。

(0)

江西提点刑狱阎颙郎中挽辞一首

昔忝中山帅,君时佐郡条。

协心图治俗,同榜喜为僚。

方卜门容驷,俄惊坐赋鸮。

新阡思一恸,西蜀奈迢遥。

(0)

郡甫初夏

池馆何无赖,青春几日回。

酒随花谢减,心为水凉开。

幽鸟闲鸣和,清风自往来。

峰峦新在目,天与白云裁。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