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遇乐.望乡》
《永遇乐.望乡》全文
清 / 陈家庆   形式: 词  词牌: 永遇乐

天抹斜阳,雁横秋水,暝色如许。

万里苍烟,十年乔木,故国渺何处。

蓬莱清浅,鱼龙都尽,苦被何人相误。

旧山川、城郭犹在,化鹤几时归去。

流光暗度,芳华未泯,病里又逢秋暮。

红叶萧萧,青山隐隐,认得潇湘路。

天涯羁客,几度含愁无语。

叹禾黍、凄凉遍野,有谁作赋。

(0)
鉴赏

这首《永遇乐·望乡》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天抹斜阳,雁横秋水,暝色如许”,以夕阳、大雁和秋水构成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万里苍烟,十年乔木,故国渺何处”一句,将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漫长相结合,表达了对遥远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蓬莱清浅,鱼龙都尽,苦被何人相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以传说中的仙境蓬莱与现实世界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隐含了对某些人的指责或自责,为何让自己的心灵陷入如此困境。

“旧山川、城郭犹在,化鹤几时归去”一句,借用了“白鹤归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的愿望,但又意识到这可能只是虚幻的想象,充满了深深的失落感。

“流光暗度,芳华未泯,病里又逢秋暮”则将个人的病痛与季节的变迁联系起来,强调了生命短暂与自然轮回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红叶萧萧,青山隐隐,认得潇湘路”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宁静的秋景图,既是对故乡景色的回忆,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归属感的追寻。最后,“天涯羁客,几度含愁无语”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游子,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叹禾黍、凄凉遍野,有谁作赋”以禾黍的凋零象征着大地的荒凉,进一步强化了对故乡衰败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有谁能为这片土地写下哀歌呢?整首词在深情的抒发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家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刘先辈忆山中韵

忆昔山中鍊九阳,山头旭日正苍凉。

凤笙吹煖云中火,龙药凝成鼎内霜。

灵户启扃森虎籞,中房持戟混桃康。

山分秋色侵玄氅,蜗学天书篆败墙。

五鸟花开呼鹿守,千龄桃熟递仙尝。

伐毛定欲追神女,歌凤谁能笑楚狂。

种得神瓜如盎大,养来瘦鹤似人长。

楼延虚颢殊庭上,树蚀苍霞曲濑傍。

剑气尚堪吞鬼伯,诗䰟端合起獾郎。

但求脱粟三升饭,肯负眠云六尺床。

洞雪成浆烹日铸,海苔为纸写风将。

举头便觉三山近,小大俱冥百虑忘。

(0)

中丞刘先生斋阁前山茶一枝并蒂因效柏梁体呈

朔风剪水雨雪雱,万木萧条冻且僵。

青藜丈人铃阁傍,山茶作花红锦香。

中有一枝并蒂芳,符彩烂若双鸳鸯。

嫣然占尽三春光,皇英来自云中央。

赤旗翠节雨作行,阿母笑执瑶池觞。

仙童双双吹凤凰,綵女齐绾珊瑚珰。

丽色照耀青霞裳,芳气氤氲满中堂。

大君尺剑定八荒,牛归桃林马华阳。

百度既贞四维张,礼乐谁云谦未遑。

制作直欲追虞唐,丈人今之杜与房。

主臣合德真明良,朝夕左右扶维纲。

馀子议论安敢当,一朝嘉惠锡后皇。

乃是人文发祯祥,玉局仙子喜欲狂。

更祝人文寿而康,黼黻鸿猷焕天章,山茶之瑞垂无疆。

(0)

应上人自开先寺来访因写诗为赠上人以大慧普说石门枢要二书见示故及之

匡阜东来路欲迷,山风吹雪满迦黎。

眼看玉峡双龙出,自伴云松一鹤栖。

妙喜语言真宝鉴,寂音文字比金鎞。

荒城飞锡来相访,还笑当年限虎溪。

(0)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其一

虎将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气便萧然。

轻如晋武平吴日,远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辅月,禁闱寒断六宫烟。

延春阁上秋风早,散作哀音泣播迁。

(0)

泊十八里塘

系舟古柳根,一犬吠柴门。

欲记诗成夜,问人何处村。

(0)

遐想亭诗为刘元善赋

登高望神州,邈矣何渺绵。

西穷弱水涯,东极扶桑巅。

剑阁连蜀栈,幽都涉水天。

巀嶪带衡岳,逶迤注秦川。

驾车安得驰,汎河苦无船。

君子畅玄览,构亭向林泉。

眷言寄遐想,临眺豁以宣。

高深亦何穷,古今浩无边。

岂但四海外,亦在千载前。

抚剑怀壮游,揽辔思高贤。

对酒不能饮,丘尘正骈阗。

下士伤局促,高人乃超然。

神情苟弗旷,跬步先尤愆。

窅窅天际云,悠悠海中仙。

茫茫安可极,耿耿徒自怜。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