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青山一曲溪,仙人住处自春迟。
笋舆切莫匆匆返,要作春行卷里诗。
九曲青山一曲溪,仙人住处自春迟。
笋舆切莫匆匆返,要作春行卷里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九曲青山一曲溪”,以“九曲”与“一曲”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山势的蜿蜒曲折,又突出了溪流的柔美流畅,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和谐之美。接着,“仙人住处自春迟”一句,不仅赋予了景色以神秘色彩,更通过“春迟”二字,巧妙地暗示了这里的环境与外界的不同,仿佛四季在这里被放慢了脚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笋舆切莫匆匆返,要作春行卷里诗。”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他希望乘坐竹轿(笋舆)的旅伴们不要急着返回,而是要将这春日行游的美好记忆,化为笔下的诗句,永久保存。这种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文字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薄暮秋初风,木叶下庭圃。
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
山菊垂好花,阴影随行步。
几折临高厓,敛足不敢顾。
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
吴王洞口来,仙女云中举。
至今千百年,烟霞生其处。
自怜长闺房,荏苒秋草暮。
结庐十五载,不识金精路。
夜月明空山,时闻钟声度。
忆我七八岁,曾一随诸妇。
巾车到洞门,嘿然生疑惧。
洞中忽有光,云殿凌丹雘。
翠竹摇空寒,白日蒙雨雾。
仿佛记曲水,海棠缘石户。
草色映罗裙,逐伴踏花去。
涧水湿弓鞋,逡巡避母怒。
忽忽三十年,仍向峰头住。
世事几兴衰,家门亦多故。
徵兰不可期,弄瓦杳无与。
出户泪如丝,入户泪如雨。
人生能几何,年光如驰骛。
安得辞人间,洒扫侍仙驭。
《自翠微山望金精》【清·谢秀孙】薄暮秋初风,木叶下庭圃。夫君招我游,盘姗出坡树。山菊垂好花,阴影随行步。几折临高厓,敛足不敢顾。夫君指金精,谓此汝所慕。吴王洞口来,仙女云中举。至今千百年,烟霞生其处。自怜长闺房,荏苒秋草暮。结庐十五载,不识金精路。夜月明空山,时闻钟声度。忆我七八岁,曾一随诸妇。巾车到洞门,嘿然生疑惧。洞中忽有光,云殿凌丹雘。翠竹摇空寒,白日蒙雨雾。仿佛记曲水,海棠缘石户。草色映罗裙,逐伴踏花去。涧水湿弓鞋,逡巡避母怒。忽忽三十年,仍向峰头住。世事几兴衰,家门亦多故。徵兰不可期,弄瓦杳无与。出户泪如丝,入户泪如雨。人生能几何,年光如驰骛。安得辞人间,洒扫侍仙驭。
https://shici.929r.com/shici/EW5qr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