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临流坐卧便,一泓恰对月窗圆。
源头句咏朱夫子,池上居同白乐天。
画本别教摹大匠,诗筒频递走中涓。
可知事在人为耳,天半云标自有渊。
书屋临流坐卧便,一泓恰对月窗圆。
源头句咏朱夫子,池上居同白乐天。
画本别教摹大匠,诗筒频递走中涓。
可知事在人为耳,天半云标自有渊。
此诗《池上居(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高远追求。
首联“书屋临流坐卧便,一泓恰对月窗圆”,开篇即展现了一座临水而建的书屋,主人可以随意坐卧,窗外恰好映着一轮圆满的明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不仅体现了居住环境的自然和谐,也暗含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态度。
颔联“源头句咏朱夫子,池上居同白乐天”,通过引用朱熹和白居易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朱熹以学问深邃著称,白居易则以生活情趣高雅闻名。此处将自己与这两位先贤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生活的双重追求,以及对高雅情操的向往。
颈联“画本别教摹大匠,诗筒频递走中涓”,转而谈论艺术创作与文学交流。诗人表示自己会向大师学习绘画技艺,并且频繁地与下属或朋友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谦逊求学态度以及在文学圈内的活跃交流,体现了其作为文人的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尾联“可知事在人为耳,天半云标自有渊”,总结全诗,点明主旨。诗人认为,世间之事皆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选择,就如同在云层之上寻找深渊,需要的是不懈的探索与追求。这一联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升华,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文人典故、艺术创作和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文人领袖的多面才华和深邃思想,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