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博山剖公入天湖见赠用韵送行》
《博山剖公入天湖见赠用韵送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芒鞋踏破岭头云,水石留题字字新。

遂有文殊来过夏,始知无著是家人。

天花夜静侵衣满,山雨朝晴振锡频。

别后孤峰翘首处,长空圆月俨师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成鹫在博山与剖公交往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芒鞋踏破岭头云”生动地展现了僧人行走于山岭之上的景象,以“芒鞋”和“云”构成画面,既表现了僧人的修行之路的崎岖不平,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水石留题字字新”则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在自然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场景,字字新不仅指文字本身的新颖,更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接下来,“遂有文殊来过夏,始知无著是家人”,运用了佛教中的文殊菩萨形象,表达了僧人与剖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彼此精神世界的认同与理解,其中“无著”二字,体现了佛教中对世间一切无常、无我之理的深刻体悟。

“天花夜静侵衣满,山雨朝晴振锡频”两句,通过夜晚的天花和清晨的山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锡杖的频繁振动则象征着僧人内心的坚定与修行的持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隐喻了僧人修行生活的寂静与专注。

最后,“别后孤峰翘首处,长空圆月俨师真”表达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孤峰翘首象征着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长空中悬挂的圆月,则如同师者的形象,永恒而真实,寄托了对友情与师道的崇高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体悟,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美感。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送毛教授扈从汝宁

稽山海上青连延,山阴自古多名贤。

毛生登第方青年,风神不减王逸少,手中巨笔如脩椽。

立马一扫三万言,飘然满纸飞云烟。

天官注意求才谞,曳裾更入东平府。

东平拣贤如拣珠,直向稠人识眉宇。

辞家跃马蔡州行,蔡州旧是悬瓠城。

汝南先贤有遗迹,劳君远访披榛荆。

天生才器元无敌,日侍贤王亲且密。

朝朝染翰擅词林,日日谈经趋讲席。

先生有德如阳春,半载交情清且真。

读书不独破万卷,吐论便欲回千钧。

汀草青青汝水绿,八月扁舟渡洄曲。

市中倘遇卖药翁,为我跪问长生录。

(0)

效秦文仲绝句四首·其四

百官朝罢乘舆还,阶下龙媒立仗间。

燕避罘罳风不动,黄金宫阙五云间。

(0)

来鸥亭为姚宗文

泛渚眠沙各自如,忘机相对称幽居。

意如亲笔惠崇画,迹似古文苍颉书。

春雨兰苕迎翡翠,夕阳葭菼伴舂锄。

阑干角畔题诗处,眼界无多景有馀。

(0)

双桂堂为俞伯刚

堂前双桂如玉树,众木摇落正芬芳。

淮南偃蹇有何异,月里娑婆无此香。

连理合时兄弟好,带花移后子孙长。

岁收金粟三千斛,天富燕山窦义方。

(0)

雪后宿城南精舍

因寻竹院到江村,释子初归客在门。

残雪又颠风作党,寒潮已落岸留痕。

研池滴水冰随结,炉烬飘香火自温。

借榻西窗学趺坐,一灯寂寂照黄昏。

(0)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其七

爱居山水窟,因此托归耕。

不仕名逾重,非臞貌自清。

神交来太乙,梦谶应长庚。

有酒能留客,毋劳问治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