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日感怀》
《立秋日感怀》全文
明 / 李觉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世路升沉自有时,风尘回首不胜悲。

连朝雨过千山润,昨夜秋来一叶知。

万事从今聊复尔,百年将尽欲何之。

孤怀到此偏惆怅,读罢残篇有所思。

(0)
鉴赏

这首诗《立秋日感怀》由明代诗人李觉斯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世路升沉自有时,风尘回首不胜悲”,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让人难以把握。诗人回首过往,心中涌起无尽的哀伤与无奈,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控的深深感慨。

颔联“连朝雨过千山润,昨夜秋来一叶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以雨后的山川滋润与秋天的第一片落叶作为象征,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雨水滋润大地,如同生活的甘霖,而秋天的落叶则预示着生命的凋零与结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

颈联“万事从今聊复尔,百年将尽欲何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意识到,无论世间万物如何变化,最终都将归于平静,就像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百年时光,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未知的探索。

尾联“孤怀到此偏惆怅,读罢残篇有所思”收束全诗,诗人独处之时,内心充满孤独与忧郁,读完这番文字后,思绪万千,情感复杂。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也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空间,引发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的深入探讨。

整体而言,《立秋日感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命运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觉斯
朝代:明

李觉斯(一五八四—?),字伯铎,晚号龙水老人。东莞人。明熹宗天启五年(一六二五)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时朝廷持法峻,稍不中旨,辄得重谴。礼臣黄道周以抗论时事,触上怒,论死。觉斯上疏力争,得严旨削藉。归筑东郭洞天,为娱亲计。著有《晚翠居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猜你喜欢

山居

燏火烧乌桕,敲冰煮石楠。

烈风冬日夜,短褐野人庵。

麦地宜秧谷,香栾记接柑。

山中无槷具,日影渐移南。

(0)

次韵邢怀正通判游蒋山

仙人薄蓬莱,乘槎度河浒。

旧观桑田变,今访钟山古。

驾言出东门,恍若之帝所。

朝曦霁青霜,枫叶落红雨。

亭亭望浮图,隐隐插天宇。

坡垂北溟鳌,石卧南山虎。

遥闻饭后钟,绝胜紞如鼓。

恭惟布金地,草木谁敢侮。

孤芳破冰雪,喜见梅萼吐。

同游皆大雅,缁素竞先睹。

巾车似元亮,漱石杂孙楚。

相将挹灵泉,何用照牛渚。

西方化人国,未觉道修阻。

法筵盛龙象,一一会心侣。

茗碗散午梦,蒲团便软语。

悬知雨花社,重辩风幡舞。

相投甚针芥,味道真酪乳。

从来草堂灵,俗驾回吾祖。

况如云仍辈,么么那复数。

后车倘许随,未羡黄金坞。

(0)

画鼓雷奔天不雨,綵旗云耸地生风。

(0)

和周希父至日雪

风吹云叶碎,颠倒六花团。

腊近先呈瑞,阴消故作寒。

懒游悲季子,高卧愧袁安。

出处君休问,长谣向酒阑。

(0)

送仲列王

去年我到柳垂金,今日君行柳再阴。

碌碌文书尝共事,匆匆岁月叹分襟。

荐才已见名难掩,送别何辞酒满斟。

梦忆西湖好风物,须烦着意细登临。

(0)

杂诗

大抵操心在谨微,谬差千里始毫釐。

如闻不善须当改,莫谓无人便可欺。

忠信但当为己任,行藏终自有天知。

深冬寒日能多少,已觉东风次第吹。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