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花落鸟啼喈,记别山堂下佛阶。
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
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
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
春林花落鸟啼喈,记别山堂下佛阶。
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
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
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
这首诗描绘了摄山的自然美景与深邃的禅意。首句“春林花落鸟啼喈”以春天的林中花落、鸟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记别山堂下佛阶”则引出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山堂与佛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两句,通过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季节变换,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竹箭随岁月生长,霜风吹过,诗人踏着芒鞋,行走在时间的长河中,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
“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珍台之上,翠绿的山色延绵千仞,松涛与泉水共鸣于山崖之间,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和谐之美。
最后,“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则点明了主题,尽管生死相隔,但在这片充满禅意的土地上,无论是生者还是亡灵,都难以摆脱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与哀思。全诗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海波如白山,三山不可到。
凌云台观思仙人,金舆远出回中道。
回中道,何逶迤。朝旭照黄屋,灵飙捲鸾旗。
青鸟西来集行殿,王母云軿初降时。
碧藕味逾蜜,冰桃甘若饴。
笑饮九霞觞,侍女皆瑶姬。
从臣罗拜称万岁,终不学穆天子八骏无停辔。
还宫静处仙自来,愿与轩辕同久视。
北庭贵胄多才华,历历科名映前后。
吾观子中何俊拔,龙驹凤雏世稀有。
春秋三传在胸臆,煜煜文光动星斗。
纵横健笔刀槊利,白昼翕忽风雷吼。
高名前岁上春官,同侪先登颜愈厚。
今日再贡尤神奇,词场驰骋誇捷手。
严徐可备顾问列,卓鲁能知风化首。
君才内外无不宜,汉廷几人出君右。
野夫有志徒激烈,年踰四十栖垄亩。
丈夫勋名山岳重,常愿贤豪慎操守。
江头送君朔风急,鸿飞翩翩沙石走。
白头喜托青云交,他日幽思在林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