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夜凉。月昏斗黄。有人舞袖低昂。唱铜琶大江。
危危武昌。迢迢汉阳。不知何处周郎。但云同郁苍。
风高夜凉。月昏斗黄。有人舞袖低昂。唱铜琶大江。
危危武昌。迢迢汉阳。不知何处周郎。但云同郁苍。
这首《醉太平·题蒋莲帆赤壁秋泛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于赤壁之上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历史感。
首句“风高夜凉”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夜色已深,凉风习习,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接着,“月昏斗黄”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朦胧与神秘,月亮的光芒微弱,星辰稀疏,这样的景象更加衬托出泛舟者的孤独与超脱。
“有人舞袖低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泛舟者在夜风中轻盈舞动的画面,袖子随风飘扬,姿态优雅,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人物的洒脱与自在。
“唱铜琶大江”则借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典故,以铜琶象征豪迈的歌声,表达了泛舟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共鸣,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和释放。
“危危武昌,迢迢汉阳”两句,通过地点的描述,将读者的思绪带向了历史的长河,武昌与汉阳作为赤壁之战的重要地点,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
“不知何处周郎”一句,巧妙地引出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奇才周瑜,通过“不知”二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当下情境的感慨,即泛舟之人是否也能像周郎那样,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最后,“但云同郁苍”则以简练的语言收束全词,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泛舟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郁苍,既可理解为苍茫的景色,也可视为泛舟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在历史与自然面前,个体情感的渺小与深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融合,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情感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蜀客出衰世,独升邹鲁堂。
蚊虻观得失,虎豹擅文章。
吾子已强学,草玄宜不忘。
江河须畎浍,松柏要冰霜。
马策路千里,雁门书数行。
旨甘君有妇,尺璧爱分光。
胸蟠万卷夜光寒,笔倒三江砚滴乾。
大似不蒙稽古力,只今犹著侍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