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一口雨中开,潮截牂牁水倒回。
四月鱼花犹绝少,祗因西水未曾来。
羚羊一口雨中开,潮截牂牁水倒回。
四月鱼花犹绝少,祗因西水未曾来。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羚羊破浪而出的生动场景,以及潮水逆流而上的奇观,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诗人通过“羚羊一口雨中开”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羚羊以生命力和动感,仿佛它在雨中奋力一跃,突破了自然的限制,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潮截牂牁水倒回”一句,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潮水似乎具有了意志,能够改变水流的方向,这种超乎寻常的景象,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也是对诗人想象力的考验。
“四月鱼花犹绝少”则将视角转向了季节的变化,四月本应是鱼儿活跃、水中生花的时节,但此时却显得异常稀少,暗示着某种不寻常的因素影响着水中的生态。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背后原因的思考。
最后,“祗因西水未曾来”一句揭示了前文所描述景象的原因,即西来的水未能到达此处,导致了一系列奇特现象的发生。这一解释既简洁又富有哲理,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因果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洞察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宇宙万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樁撞家居恣纖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厘。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君不见何曾万钱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
又不见王济春醪人抱瓮。
盈缶蒸豚渍人乳。
百年光景电画水,口腹何须事如许。
夫君景德公侯家,鸣钟列鼎相矜夸。
奈何乌帽嵌岩底,栽松艺菊餐烟霞。
年来删剃到口腹,不待闻韶便忘肉。
前身知是永禅师,想似当年房相国。
庖厨渐远世缘轻,定水泓澄久更明。
蒲团好究风幡句,率陀未是公归处。
一日不家不移步,方信今吾了非故。
作诗相贺杂苦语,爱人以德吾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