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镂孩古有,祥徵宜子孙。
吉光联片羽,诗传叶前言。
略缀亭台景,宛看笑语温。
笋登李氏榜,树近谢家轩。
昔事曾传沼,今时亦命门。
斯男咏则百,雅化个中存。
玉镂孩古有,祥徵宜子孙。
吉光联片羽,诗传叶前言。
略缀亭台景,宛看笑语温。
笋登李氏榜,树近谢家轩。
昔事曾传沼,今时亦命门。
斯男咏则百,雅化个中存。
此诗《题镂玉百子屏》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寓意深远,以玉雕孩童为主题,象征着吉祥与繁衍后代的美好愿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出对家族传承与雅致生活的向往。
首句“玉镂孩古有”,开篇即点明主题——古代就有以玉雕制孩童的形象,引出对传统艺术与文化的追溯。接着,“祥徵宜子孙”一句,直接表达了作品寓意的美好愿景——玉雕孩童象征着吉祥与子孙繁盛,寄托了对家族兴旺的期盼。
“吉光联片羽,诗传叶前言”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玉雕孩童比作吉光片羽,既赞美了作品的精美,也暗示了其蕴含的吉祥之意。同时,通过“诗传叶前言”,强调了文字与艺术的结合,使得作品不仅具有视觉美感,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略缀亭台景,宛看笑语温”描绘了一幅充满温馨与和谐的画面,通过“亭台景”与“笑语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笋登李氏榜,树近谢家轩”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笋”与“李氏榜”、“树”与“谢家轩”的对应关系,暗喻家族的繁荣与人才辈出,同时也体现了对优秀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昔事曾传沼,今时亦命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昔事”与“今时”的对比,强调了家族历史的延续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家族仍然能够保持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最后,“斯男咏则百,雅化个中存”表达了对家族成员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们能以优雅的方式生活,传承家族的美德与文化,使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雕孩童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不仅展现了对艺术美的追求,更蕴含了对家族传承、文化延续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泮宫留不得,廊庙叹才难。
远送嫌江碍,深思上阁看。
菊开秋意足,雁到水天寒。
德释关民社,何须问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