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泮寅前,花舒子后,春声先唤檐鹊。
东郊彩仗喧阗,南楼玉人梳掠。
粉香花气,映初日、嫩容娇灼。
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
驮细马、官姬绰约。随皂盖、吏人绎络。
芒儿斜绾双鬟,土牛半弯两角。
春才过也,共剪韭、传柑为乐。
愿圣朝、岁宴年丰,父老常安耕凿。
冰泮寅前,花舒子后,春声先唤檐鹊。
东郊彩仗喧阗,南楼玉人梳掠。
粉香花气,映初日、嫩容娇灼。
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
驮细马、官姬绰约。随皂盖、吏人绎络。
芒儿斜绾双鬟,土牛半弯两角。
春才过也,共剪韭、传柑为乐。
愿圣朝、岁宴年丰,父老常安耕凿。
这首《东风第一枝·迎春》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的生动景象与浓厚的节日氛围。开篇以“冰泮寅前,花舒子后”点明时节转换,冰消雪融,春花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春声先唤檐鹊”,春意盎然的声音唤醒了屋檐下的喜鹊,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东郊彩仗喧阗,南楼玉人梳掠”描绘了人们在郊外举行迎春活动的热闹场面,彩旗飘扬,欢声笑语;而“南楼”则可能指女子们精心打扮,梳妆打扮,展现出女性的美丽与活力。此处通过对比,展现了男女不同场景中的春日欢庆。
“粉香花气,映初日、嫩容娇灼”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好,花朵散发着香气,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接着,“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描述了街道上挂满了金色的旗帜,家家户户低垂着珠帘,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驮细马、官姬绰约。随皂盖、吏人绎络”描绘了官姬乘坐细马,随从官员们紧随其后的情景,体现了官民同乐的和谐画面。而“芒儿斜绾双鬟,土牛半弯两角”则通过儿童装扮成芒神和土牛的形象,展现了民间传统习俗的趣味性。
最后,“春才过也,共剪韭、传柑为乐”表达了人们在春日里共享美食的欢乐,剪韭菜、传柑橘,是春季特有的庆祝方式。“愿圣朝、岁宴年丰,父老常安耕凿”则寄托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欢庆迎春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展现了清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民众的精神风貌。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
淮山碎。
江波逝。
昔人非。
今人悲。
惆怅隋天子。
锦帆里。
环朱履。
丛香绮。
展旌旗。
荡涟漪。
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
恣意游嫱。
斜日晖晖。
乱莺啼。
销魂此际。
君臣醉。
貔貅弊。
事如飞。
山河坠。
烟尘起。
风凄凄。
雨霏霏。
草木皆垂泪。
家国弃。
意忘归。
笙歌地。
欢娱地。
尽荒畦。
惟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兴废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