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
沙场会有封侯日,跋扈将军未可轻。
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
沙场会有封侯日,跋扈将军未可轻。
这首诗《少年行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这两句,展现了一位年轻将领自视甚高、勇猛无畏的形象。他将自己比作战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信陵君,手持三尺长剑,意在表达自己不仅有勇力,更有智谋和胆识,能够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接着,“沙场会有封侯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年轻将领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在战场上,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建功立业,获得封侯的荣耀。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军事成就的渴望,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最后,“跋扈将军未可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恃强凌弱、专横跋扈的将领的警告。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上某些军阀的讽刺,也是对年轻将领自身的一种提醒:即使拥有卓越的才能和勇气,也不能滥用权力,应保持谦逊和谨慎,以免招致祸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年轻将领的豪情壮志与自我警醒,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英雄主义和道德约束的双重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