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翔览四海,被服九苞文。
母子欢相保,爰集帝东园。
容与白玉堂,激扬振希声。
宇宙畅太和,熙洽感神明。
皇天降嘉祉,于胥悦以宁。
自舞还自歌,为乐介千龄。
回翔览四海,被服九苞文。
母子欢相保,爰集帝东园。
容与白玉堂,激扬振希声。
宇宙畅太和,熙洽感神明。
皇天降嘉祉,于胥悦以宁。
自舞还自歌,为乐介千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祥和、尊贵且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诗人以“回翔览四海,被服九苞文”开篇,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冯源明先生的母亲比作翱翔于天地间的凤凰,身披华美的羽毛,象征着高贵与吉祥。接着,“母子欢相保,爰集帝东园”,描述了母子间温馨和谐的关系,以及他们选择在皇帝的东园中安居,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尊贵地位。
“容与白玉堂,激扬振希声”两句,通过“白玉堂”这一意象,展现了居住环境的奢华与纯洁,同时“激扬振希声”则暗示了主人的德行与声望,使得周围环境为之增色。接下来,“宇宙畅太和,熙洽感神明”表达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美好,以及这种和谐对神灵的感应,寓意着冯源明先生及其家族的德行影响深远,能够感动天地。
“皇天降嘉祉,于胥悦以宁”则进一步强调了上天对于冯源明先生及其家族的恩赐与祝福,预示着家族的繁荣与安宁。最后,“自舞还自歌,为乐介千龄”以舞蹈与歌唱作为结束,象征着冯源明先生及其家族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与艺术的享受,这种快乐将延续千年,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源明先生母亲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家族生活状态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中贵族家庭的尊贵、和谐与幸福,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德与和谐社会的向往与颂扬。
峰形南北殊凹凸,入地上天皆一日。
潜行五里不见天,蜡炬光远空浮烟。
莓苔森森绿疑梦,蝙蝠手扪皆不动。
一风冲出微带腥,足底万窍声俱鸣。
好奇径欲穷颠末,行僮失声炬将灭。
四人急转我后来,风黑恍有千人追。
是时屈指当交酉,出洞见天天尚昼。
饮泉百盏神始清,坐调鼻息方远行。
树巅斜行途转窄,鸦点扑人如雨黑。
东行一洞势较低,一洞复出清泉西。
斜阳沈沈岭头落,客意极疲龛极乐。
下方已黑天顶青,侧帽恐碍当头星。
流泉不知处,但觉声在耳。
稍盘过上方,泉出绕屐齿。
澄潭如洗盆,一泓长见底。
曾闻故老传,潭实今寺址。
神龙喜听法,风雨向夕徙。
小亭峙其旁,周遭遍桃李。
沾衣湿苍翠,映面半红紫。
晴烘午云热,明濯暮霞绮。
山僧汲泉烹,茗碗颇能理。
经春未见花,偶乐可忘死。
下岭仰见星,烟昏寺钟起。
野色苍然来,徘徊日云暮。
人生几两屐,同辈此间步。
远火细明楼,昏鸦乱归树。
结庐在前溪,十年老蟫蠹。
溪上白云深,笑指吾家住。
颇无车马喧,雅有朋交素。
卬须期共济,利涉问前路。
结网亦何心,褰裳自洄溯。
待月月未升,清风起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