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老卒,夜夜登戍楼。
一生看太白,不知春与秋。
今我复何为,山川非夕游。
杜门独长啸,兵戈送白头。
夙根殊未忘,闻鸡如有求。
终年起残夜,哀思变明幽。
世乱须至人,安知非楚囚?
及我老未衰,为君著兜鍪。
前身为老卒,夜夜登戍楼。
一生看太白,不知春与秋。
今我复何为,山川非夕游。
杜门独长啸,兵戈送白头。
夙根殊未忘,闻鸡如有求。
终年起残夜,哀思变明幽。
世乱须至人,安知非楚囚?
及我老未衰,为君著兜鍪。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的《杂诗》,诗人以老兵的身份自述,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首句“前身身为老卒,夜夜登戍楼”描绘了他过去作为士兵,每晚坚守岗位的艰辛生活。接着,“一生看太白,不知春与秋”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感,只专注于守卫边疆。
“今我复何为,山川非夕游”暗示了诗人如今的境遇转变,山河依旧,但他已不再是戍楼上的守望者。他选择“杜门独长啸,兵戈送白头”,闭门隐居,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夙根殊未忘,闻鸡如有求”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
“终年起残夜,哀思变明幽”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世界的哀叹,以及对安宁和平的渴望。他自问:“世乱须至人,安知非楚囚?”暗示自己可能身处乱世,如同被困的囚徒。然而,即便如此,“及我老未衰,为君著兜鍪”表明他即使年迈,仍愿为国家披甲上阵,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复杂而高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