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意江城早,秋声客夜多。
露凋佳树木,月照旧山河。
争战何时定,功名两鬓皤。
湖边营垒近,隔水听笙歌。
凉意江城早,秋声客夜多。
露凋佳树木,月照旧山河。
争战何时定,功名两鬓皤。
湖边营垒近,隔水听笙歌。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慈湖客夜》描绘了江城清晨的微凉之意和夜晚的寂寥秋声,透露出旅人对家乡的思念。首联"凉意江城早,秋声客夜多",通过“凉意”和“秋声”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凸显了诗人作为客居他乡者的身份。
颔联"露凋佳树木,月照旧山河",进一步描绘了秋露打湿了树木,月光洒在熟悉的山河之上,勾起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凋”字形象地展现了露水对树木的影响,而“旧山河”则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
颈联"争战何时定,功名两鬓皤",诗人借战争未息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以及对个人功名的淡泊。"两鬓皤"形象地刻画了岁月在诗人鬓发上的痕迹。
尾联"湖边营垒近,隔水听笙歌",以湖边军营的喧闹与远处传来的笙歌形成对比,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外界的欢乐,更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体来看,《慈湖客夜》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怀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旅居他乡时的复杂心境。
孟冬寒气至,北风撼南极。
修翮无停飞,行云去不息。
我友志万里,高举淩霄翼。
丈夫赴功名,离别何足惜。
而我尚屈伏,飞潜异南北。
出门送我友,惙惙歧路侧。
富贵不足忧,所宝在明德。
无恙双龙在,愿子勤拂拭。
毋为顽石捐,负此千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