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岩石前,只见月光下一块巨大的石砧映入眼帘,上面似乎有古人捣衣的痕迹。金文与铁色交织,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璀璨光芒穿越千年,引人遐想。诗人不禁询问,这捣衣的仙女是否能与补天的女娲相媲美,反映出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借景抒怀,寓含哲理,展现出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
不见德云闲古锥,淡烟寒日水涟漪。
风行雷动他山上,也好低头问讯伊。
日月出又没,贵贱同一尘。
求荣不求辱,利欲相纷纶。
鲸鱼张鬣海水沸,拟学长生更容易。
不知中有长恨端,秦亡祖龙失天地。
野草白根肥,凤雏长忍饥。
人生过五十,何用假光辉。
四时相催节回换,乌头虽黑有白时。
一尊绿酒绿于染,有歌有舞闻早为。
庭前芳树朝夕改,可叹年光不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