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亦似遇佳人,无心方得好诗邻。
读书又如对佳宾,斋心方得好书亲。
愿君勿效唐宋诗,唐宋以下如骈枝。
愿君勿掀秦汉书,秦汉以下如蠹鱼。
六经一座整衣冠,清风习习生云端。
秦汉之下作朋友,雠磨一字不肯宽。
作诗亦似遇佳人,无心方得好诗邻。
读书又如对佳宾,斋心方得好书亲。
愿君勿效唐宋诗,唐宋以下如骈枝。
愿君勿掀秦汉书,秦汉以下如蠹鱼。
六经一座整衣冠,清风习习生云端。
秦汉之下作朋友,雠磨一字不肯宽。
此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了诗歌与书籍创作的真谛。诗人将创作比作邂逅佳人,强调了创作时的心境与态度的重要性。无心而为,方能得佳作,如同与心仪之人相遇,自然流露出真挚情感。同样地,阅读书籍也应如同面对尊贵宾客,需保持虔诚之心,方能深入理解其内涵。
接着,诗人告诫世人,不应盲目效仿唐宋时期的文学风格,以免落入模仿的陷阱,如同多余的枝条,既无美感又无实质意义。同时,也不应轻视秦汉之后的书籍,认为它们如同蛀虫,破坏了原有的价值。相反,应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根基,整理衣冠,保持清正之风,如同云中吹拂的清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最后,诗人提醒读者,在追求文学创作和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不应拘泥于形式或传统,而应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不同阶段的作品保持适当的距离,但也不应完全排斥,而是要从中汲取营养,进行批判性思考,力求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还蕴含着对文学与知识的深刻见解,鼓励人们在创作与学习过程中保持真诚、开放和批判性的态度。
时危昧经济,适兴在林薮。
屏居甘事农,远顾欣得友。
初翱珠树林,暮景飒高柳。
复憩金塔园,清宵坐行酒。
萧萧风露集,莽莽波澜走。
轻舟乱寒星,夜下秋江口。
抚时增叹息,延论恣击剖。
披烟入林扉,列烛光照牖。
感激欢会难,闻钟坐逾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