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抒发了对广阔世界和深邃宇宙的思考。宝塔在苍茫中挺立,是仰望天际的象征,也是心灵超越尘世的标志。诗人通过描绘塔的高耸,表达了自己与宇宙元气合一的境界,展现了宏大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是对自然景观和宇宙结构的美妙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世界之大、宇宙之广的感悟。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则是时间流转与自然光影变化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心境。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是对天界景色的一种细腻刻画,通过这些精美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则是对远行旅途中所见风光和内心世界的交响,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自由的心灵状态。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是秋天景象的生动写照,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形象,诗人捕捉了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脆弱。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则是在这种广阔无垠的宇宙面前,诗人寻求心灵的澄明与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
云横树阴浓,雨涨溪水白。
故人唤我出,已度蒸暑厄。
北窗非不佳,尚苦眼界窄。
小楼隐床后,自与尘雾隔。
更怜昭亭山,相向有佳色。
君能具鸡黍,略不厌须索。
我能知子穷,子亦能爱客。
人生要如是,一举乃讽百。
我病思远引,未塞交友责。
便当约诸公,归耕作长策。
囊无一钱赢,岁晚会有获。
凤去池荒今几年,碧梧翠竹故依然。
鸣檐流水涓涓下,排闼群山衮衮前。
幸有清风继莲社,不堪斜日近虞渊。
归途满眼春耕了,劝课无功愧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