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番社杂咏二十四首》
《番社杂咏二十四首》全文
清 / 黄叔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小楼贮粟号禾间,剉竹编茅盖自閒。

应识名禾知本计,可专饮血事搜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以“小楼贮粟号禾间”开篇,形象地展示了粮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小楼中储藏的粮食与周围的禾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足的生活氛围。“剉竹编茅盖自閒”,进一步展现了利用自然资源建造居所的过程,竹子和茅草的使用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智慧,也透露出一种自在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应识名禾知本计”一句,诗人通过“名禾”这一概念,强调了对农作物的认识与尊重,暗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里的“本计”可能指的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策略或计划,强调了对土地和作物的精心规划与管理。

最后,“可专饮血事搜山”一句,似乎与前文的田园生活形成对比,暗示了一种更为艰苦或冒险的生活状态。这可能是对不同社会群体生活方式的一种隐喻,或是对某种特定情境下的生存策略的描述。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劳动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叔璥
朝代:清

黄叔璥(1680年-1758年),字玉圃,号笃斋,清顺天大兴金墩人(即北京市境内孙公园金墩万卷楼)。孙公园位于今和平门外琉璃厂以西,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天府广记》作者孙承泽的私家花园。此园占地达数亩,东边止于今南新华街路西(李铁拐斜街就在其路东)园内建有“万卷楼”上下共14间,存放孙承泽的私人藏书。万卷楼的对面庭院里有“研山堂”1709年(清康熙48年)进士,1722年成为首任台湾巡察御史。 黄叔璥生于北京,卒于北京,宦海沉浮中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猜你喜欢

绝句

青锁春閒漏点迟,博山香煖翠烟微。

隔帘谁撼金铃响,知是花间燕子归。

(0)

庐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仓蹈海之燕感赋·其一

两宫旄钺何其盛,来自庐州共武昌。

广甸白云飞渺渺,大江黄鹤去茫茫。

灵妃旋旆神灯见,龙女吹笙水殿凉。

八月滦河回象驾,愿劳太子奏多方。

(0)

田家杂兴·其一

猗猗鲁桑条,籊籊湘竹竿。

并舍掩映之,客来相与看。

薄暮墟囿中,清宴有遗欢。

弋凫未用罝,烹鲤且登柈。

灵河素魄流,斗柄长阑干。

明朝还醉醒,毋辞共盘桓。

(0)

行路难七首·其六

庭前芳树花参差,岁岁争新满旧枝。

开白开红接芳叶,撩乱二月三月时。

昔日美人颜似花,看花暮去朝复来。

红夹罗襦泫香露,青天白日春风吹。

而今零落少颜色,见花惋惋含悲思。

百年何人得长好,叹息谓君君不知。

(0)

行路难七首·其三

门前十字街,车轮马脚不可遮。

驰名逐势死不畏,赤手生拔鲸鱼牙。

得之未足为身荣,败者颠倒纷若麻。

嗟予无能守命分,乐取意适不愿奢。

诸君惘惘胡不思,来日苦少去日多。

丈夫阖棺事始定,何用无益长怨嗟。

(0)

秋日同韩玄登凌霄台

故人多逸兴,携手上高台。

赋为閒居作,怀因远眺开。

秋阴将日去,雁影带寒来。

归路瞻衡宇,松门掩绿苔。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