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概朱楹俯碧湖。萧萧风月一尘无。
只堪绿蚁满尊浮。
况是小春天正爽,杖藜相与探梅初。
半皴枝上未成珠。
胜概朱楹俯碧湖。萧萧风月一尘无。
只堪绿蚁满尊浮。
况是小春天正爽,杖藜相与探梅初。
半皴枝上未成珠。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史浩的《浣溪沙(其六)》。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胜概朱楹俯碧湖”一句,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朱红色的栏杆(朱楹)俯瞰着碧绿的湖面,这不仅是对色彩的细致描绘,也是对景物深度的刻画。
“萧萧风月一尘无”表达了一个清澈无尘、静谧宜人的夜晚。诗人通过“萧萧”的声音形容微风,结合“一尘无”,突出了这夜晚的宁静与纯净。
接着,“只堪绿蚁满尊浮”一句,则是对春日里小景物的描写。“绿蚁”指的是青色的酒渣,这里用以形容新酿的酒。诗人享受着这份清闲,借“满尊浮”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况是小春天正爽”转换了语境,诗人对这个时节感到愉悦。小春时节,天气和暖,是探梅的好时光。“杖藜相与探梅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携杖探寻梅花的情景。
最后,“半皴枝上未成珠”这句,则是对未完全开放的梅花的细腻刻画。梅花尚未完全盛放,带着露珠,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总体而言,这段词作展现了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以及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感悟。在这宁静的夜晚与温暖的春天里,诗人的心境是平和、自足且充满诗意。
十万鳞鳞俯绣甍,拂云自旧侈峥嵘。
江趋座右双流合,山入屏閒八字横。
祢史醉魂荒树远,庾郎尘骨古苔生。
兴来朗拍栏干立,不必重骑碧海鲸。
林泉生长厌应难,更写方屏几曲间。
仕宦东西苦无定,此心长似宿家山。
歌舞阑珊退晚妆。主人情重更留汤。
冠帽斜敧辞醉去,邀定,玉人纤手自磨香。
又得尊前聊笑语。如许。短歌宜舞小红裳。
宝马促归朱户闭。人睡。夜来应恨月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