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秋净丽,林影外、蔚蓝天。
奈一段乡愁,凭高送目,杳杳无边。
风前晚霞红尽,渐遥山、黯澹欲成烟。
草际初翘暝鹭,枝头尚咽凉蝉。萧然。素发已垂肩。
漂泊问何缘。悔黄尘乌帽,频番噩梦,过了华年。
迁延。漫筹归计,恼羁怀、不是为无田。
但祝布帆安稳,西风好趁江船。
雨馀秋净丽,林影外、蔚蓝天。
奈一段乡愁,凭高送目,杳杳无边。
风前晚霞红尽,渐遥山、黯澹欲成烟。
草际初翘暝鹭,枝头尚咽凉蝉。萧然。素发已垂肩。
漂泊问何缘。悔黄尘乌帽,频番噩梦,过了华年。
迁延。漫筹归计,恼羁怀、不是为无田。
但祝布帆安稳,西风好趁江船。
这首《木兰花慢》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秋日的宁静画面,融入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雨馀秋净丽,林影外、蔚蓝天”,以清新明净的雨后秋景作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接着,“奈一段乡愁,凭高送目,杳杳无边”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乡愁。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心中涌起的乡愁仿佛无边无际,难以言喻。
“风前晚霞红尽,渐遥山、黯澹欲成烟”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逐渐消散,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模糊,仿佛要融入烟雾之中。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草际初翘暝鹭,枝头尚咽凉蝉”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鹭鸟在草丛间轻轻跳跃,蝉鸣声在微凉的空气中回荡,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萧然。素发已垂肩。漂泊问何缘。”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已生,岁月不待人,漂泊的生活让他不禁思考起生活的意义和根源。这一句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悔黄尘乌帽,频番噩梦,过了华年。”诗人回忆起过去,后悔自己曾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频繁陷入噩梦般的生活中,虚度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迁延。漫筹归计,恼羁怀、不是为无田。”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故土的渴望,尽管生活艰难,但内心的羁绊并非仅仅因为物质的匮乏。
最后,“但祝布帆安稳,西风好趁江船。”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旅途中,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能平安顺利,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陆家有子贱且贫,一生家住琴川滨。
唯能击鼓与吹笛,更无馀策堪资身。
其妻本是田家女,目不知书心却古。
蓬头垢面破衣裳,乐与夫君共甘苦。
夫君卧病忽经年,瓶无粒粟囊无钱。
晨昏何以给饘粥,一饱十饥诚可怜。
眼中骨肉犹行路,况彼乡邻肯相顾。
徬徨悽楚只天知,嘿嘿更无人可诉。
一朝乞得斗升归,济急庶以全烧眉。
不道抵家日将暮,夫命已逐残云飞。
躄地号天几绝气,祭毕随将死相继。
谁知村落妇人心,有此堂堂真节义。
老夫闻此十馀年,每叹丈夫多不如。
芳名未免久湮没,春秋大笔何人书。
君不见豪儿剥民恣封殖,输谷公门仅千石。
如何反得义民名,华表旌门炫金璧。
《追赋陆烈妇歌》【明·龚诩】陆家有子贱且贫,一生家住琴川滨。唯能击鼓与吹笛,更无馀策堪资身。其妻本是田家女,目不知书心却古。蓬头垢面破衣裳,乐与夫君共甘苦。夫君卧病忽经年,瓶无粒粟囊无钱。晨昏何以给饘粥,一饱十饥诚可怜。眼中骨肉犹行路,况彼乡邻肯相顾。徬徨悽楚只天知,嘿嘿更无人可诉。一朝乞得斗升归,济急庶以全烧眉。不道抵家日将暮,夫命已逐残云飞。躄地号天几绝气,祭毕随将死相继。谁知村落妇人心,有此堂堂真节义。老夫闻此十馀年,每叹丈夫多不如。芳名未免久湮没,春秋大笔何人书。君不见豪儿剥民恣封殖,输谷公门仅千石。如何反得义民名,华表旌门炫金璧。
https://shici.929r.com/shici/SEVhFJQ.html
野树迁莺合,官桥信马通。
乱山晴入画,连观曲成虹。
岸筱藏春碧,林樱坠晚红。
客行青嶂外,人倚翠楼东。
迢递经禅塔,迂回谒閟宫。
梵天花缭绕,宸翰玉穹崇。
兰气栴林雾,茶香鹫岭风。
草眠分下鹿,云射散归鸿。
霸业销沈里,江河指顾中。
几人增感慨,千古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