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如削圭,远涧下城市。
重过山水间,每羡云霞迩。
客有赏我情,斗酒先为理。
行经昔战垒,中外同倾圮。
陇亩见遗镞,残垣啸狐豕。
崩厓抑鸣泉,过雨乱清泚。
径荒石半芜,碑剥苔犹紫。
倦憩松门石,极目问千里。
青嶂势有穷,黑海复何底。
指我双青门,怒浪常如驶。
悲哉宋祚移,志士皆誓死。
天风惨不回,谁与文山俟。
青玉如削圭,远涧下城市。
重过山水间,每羡云霞迩。
客有赏我情,斗酒先为理。
行经昔战垒,中外同倾圮。
陇亩见遗镞,残垣啸狐豕。
崩厓抑鸣泉,过雨乱清泚。
径荒石半芜,碑剥苔犹紫。
倦憩松门石,极目问千里。
青嶂势有穷,黑海复何底。
指我双青门,怒浪常如驶。
悲哉宋祚移,志士皆誓死。
天风惨不回,谁与文山俟。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名为《林荃漪招游圭峰》。诗中描绘了圭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青玉如削圭,远涧下城市”以青玉比喻圭峰,形象地描绘出圭峰的形状如同削尖的青玉,而远处的山涧则仿佛从城市中流淌而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
接着,“重过山水间,每羡云霞迩”表达了诗人多次游览山水间的感受,每当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便不由自主地向往那近在咫尺的云霞美景,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客有赏我情,斗酒先为理”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斗酒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欢愉。
“行经昔战垒,中外同倾圮”转而描写历史的痕迹,诗人经过曾经的战场遗址,看到内外皆已荒废,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感慨。
“陇亩见遗镞,残垣啸狐豕”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凄凉景象,农田中散落着战争遗留的箭矢,残破的城墙间传来了狐狸和野猪的叫声,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后的荒凉与萧条。
“崩厓抑鸣泉,过雨乱清泚”写出了山崖崩塌、泉水被阻隔的景象,在雨水冲刷下,原本清澈的泉水变得混乱不清,象征着自然环境的破坏。
“径荒石半芜,碑剥苔犹紫”描绘了小路荒芜,石头半掩,古老的碑文虽已剥落,但苔藓依然青翠,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倦憩松门石,极目问千里”表达了诗人疲惫后在松树门前的石头上休息,放眼望去,思绪飘向远方,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
“青嶂势有穷,黑海复何底”则抒发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青色的山峰似乎有尽头,而深邃的海洋则无底深渊,暗示了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奥秘。
最后,“指我双青门,怒浪常如驶”以双青门为指引,怒涛汹涌,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飞驶的怒浪,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
“悲哉宋祚移,志士皆誓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哀叹,宋朝的国运衰败,无数志士为了国家的存亡而誓死抗争。
“天风惨不回,谁与文山俟”则以天风的无情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无人能与文天祥(文山)等待历史的转折,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的敬仰,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白杨花飞江水黑,江头行人头尽白。
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
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柳千丝。
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
游人归,醉满堤。青草长,征马嘶。
丙辰闰七月初吉,孟渎江边潮水赤。
寒波带雨打空城,高浪如山排巨石。
山田旱爟不可救,山人荷锄惟种豆。
游鱼忽入豆花中,江里鼋鼍近人吼。
隔岸不闻鸡犬声,前村尽说蛟龙斗。
白头田父向人语,不见江潮大如许。
门前堤上种柳树,潮痕深浅能记取。
去年堤石未沉沙,今日柳枝齐拂水。
苍烟黑雾黯不收,吁嗟身世如浮沤。
床头水鸣得赤鲤,槛上云生飞白鸥。
卧楂人力不可运,眼中倏忽随波流。
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
北客初闻忽胆惊,南人坐对犹儿戏。
我闻钱塘之潮天下无,素车白马相喧呼。
铁箭如沙射江浒,钱王当日真雄图。
书生白首老牖下,只尺不辨越与吴。呜呼!
只尺不辨越与吴,酒酣耳热歌乌乌。
不能三江即五湖,辙中之鲋胡为乎?
《观潮歌》【明·王稚登】丙辰闰七月初吉,孟渎江边潮水赤。寒波带雨打空城,高浪如山排巨石。山田旱爟不可救,山人荷锄惟种豆。游鱼忽入豆花中,江里鼋鼍近人吼。隔岸不闻鸡犬声,前村尽说蛟龙斗。白头田父向人语,不见江潮大如许。门前堤上种柳树,潮痕深浅能记取。去年堤石未沉沙,今日柳枝齐拂水。苍烟黑雾黯不收,吁嗟身世如浮沤。床头水鸣得赤鲤,槛上云生飞白鸥。卧楂人力不可运,眼中倏忽随波流。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北客初闻忽胆惊,南人坐对犹儿戏。我闻钱塘之潮天下无,素车白马相喧呼。铁箭如沙射江浒,钱王当日真雄图。书生白首老牖下,只尺不辨越与吴。呜呼!只尺不辨越与吴,酒酣耳热歌乌乌。不能三江即五湖,辙中之鲋胡为乎?
https://shici.929r.com/shici/T25YruF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