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里山河大,风前草木凉。
征尘生杖屦,香雾湿衣裳。
古领扳栖鹘,荒蹊蹴聚蝗。
白云看未远,已转九回肠。
月里山河大,风前草木凉。
征尘生杖屦,香雾湿衣裳。
古领扳栖鹘,荒蹊蹴聚蝗。
白云看未远,已转九回肠。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渡过清溪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与情怀。首句“月里山河大”勾勒出一幅开阔的山水画卷,月光下山川辽阔无垠。紧接着,“风前草木凉”则捕捉到了清晨微风中草木带来的清凉感。
“征尘生杖屦,香雾湿衣裳”两句写出了旅途中的情景,征尘即行人所携的尘土,生于杖头或鞋上;而后一句则是指晨雾中散发出的花香沁湿了衣物。这些细节不仅描绘出早晨的自然美,也体现了诗人的旅途劳顿。
“古领扳栖鹘,荒蹊蹴聚蝗”两句描写了诗人经过荒野时的情景,“古领”可能指的是一片古老的边疆地带,而“扳栖鹘”则是对鸟儿栖息于古树之上的生动描绘。后一句中的“荒蹊”指的是荒废的道路,“蹴聚蝗”则形象地表达了小虫在道路上跳跃聚集的情景。
最后,“白云看未远,已转九回肠”则是诗人仰望白云,对比自己行走的道路与云间的距离,不禁感慨。这里的“九回肠”形象地表达了道路的曲折和自己的旅途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