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见橘花二首·其一》
《秋日见橘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花净何须艳,林深不隔香。

初闻无处觅,小摘莫令长。

春落秋仍发,梅兼雪未强。

缥瓷汲寒甃,浅浸一枝凉。

(0)
注释
花净:花朵干净。
艳:鲜艳。
林深:树林深处。
隔:阻碍。
香:香气。
初闻:初次闻到。
觅:寻找。
小摘:轻轻采摘。
令:让。
长:长久。
春落:春天凋谢。
秋仍发:秋天仍然开花。
梅兼雪:梅花与雪。
未强:并不逊色。
缥瓷:透明的瓷器。
汲:汲取。
寒甃:寒冷的井水。
浅浸:浅浅浸泡。
一枝凉:一枝花带来清凉。
翻译
花朵洁净本无需鲜艳,树林幽深也不妨碍香气飘散。
初次闻到花香却找不到来源,轻轻采摘不要让它持续太久。
春天凋零秋天依然开放,梅花与雪花共存也不输风采。
用透明的瓷器汲取井水,浅浅地浸泡一枝花,带来一丝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橘花在秋天独特的美丽。开篇两句“花净何须艳,林深不隔香”表明橘花即使不需过分华丽,却能以其清新的形态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即便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也不受阻碍。

接下来的“初闻无处觅,小摘莫令长”则是诗人对橘花的最初感受和细心的摘取行为,既表达了对这种小巧花朵的喜爱,也体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

第三句“我闻道梅子黄时”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以及春去秋来的季节交替。紧接着“初闻橘中橘”则是诗人在这个过程中对橘花特有的发现和欣赏,强调了这种花朵在不同季节中的独有之美。

最后两句“我欲穿花寻路入,又恐落花随我归”表达了一种既想深入自然之中去探索橘花的愿望,同时又担心这种行为会打扰到这些脆弱的生命,带有一丝对自然干预的忧虑。

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巧妙地将橘花与周遭环境融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通过这一切,读者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香气,感受到秋日中那些微小而独特生命的美好。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家书送白额因赋

虎踞南山孰敢樵,盗渠名字却深逃。

谁能雪里穷三窟,缚送尊前慰老饕。

试唤玉纤揎碧袖,笑看霜片落金刀。

族庖堪恨无风味,红晕蒸花更藉糟。

(0)

春晚汉老弟不来有怀南坡

如麻密雨不收脚,妒花恶风常打头。

那无一日好天气,只有千山供客愁。

垂杨未系金袅娜,隔叶倦听黄栗留。

南坡是处堪欣赏,把酒还曾酹我不。

(0)

和郡人汤倅中秋月

怪底今宵眼界宽,银潢不动蘸金盘。

未应天上追时好,无奈人间别样看。

酒盏飘零惊鹤唳,笛声哀怨起龙蟠。

经年不复南楼梦,且作三人取次欢。

(0)

即事·其三

归来世事任浮沉,车马萧条门巷深。

一榻容身无妄想,两餐度日少关心。

园收佳实随时荐,瓮有新篘待月斟。

老觉閒居浑有味,不须荣宦说骎骎。

(0)

有怀广文俞同年·其一

宦游霜宿与风餐,环郭青山岂曰盘。

馀暇每思亲丈席,新凉政喜入中单。

交情老去才方见,世事年来亦饱看。

颜色想君如李白,却疑明月满重栾。

(0)

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郭中爱青山,推窗纳青碧。

不见山中人,白云自堆积。

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

但见寰中尘,不见尘中客。

相去讵几许,恍若万里隔。

日暮攀崔嵬,泫然感畴昔。

蜀道无人行,嵩山绝蹄迹。

岂无九回肠,安得双飞翮。

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

不知蜡屐翁,著得几量屐。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