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双竹堂壁》
《题双竹堂壁》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āngzhútáng
sòng / shì

jiāngshàngqiáng竿gānbǎichǐshānzhōnglóutáishíèrzhòng

shānsēnglóushàngwàngjiāngshàngyáozhǐqiáng竿gānxiàoshānóng

注释
樯竿:船桅。
一百尺:极高。
楼台:楼阁。
十二重:多层。
山僧:山中的和尚。
遥指:远远地指着。
笑杀侬:笑得让我受不了。
翻译
江面上的船桅高一百尺,山中的楼阁有十二层深。
山中的僧人在楼上眺望江面,远远指着船桅笑着对我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双竹堂壁》。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江上樯竿与山中楼台的高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深化了人世间的物我关系。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这两句开篇即以鲜明对比的手法,将江面上的渔舟与山中的建筑置于同一画面内,通过数字的具体描绘(一百尺、十二重),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山僧楼上望江上,遥指樯竿笑杀侬。" 这两句则引入人物动作,山中居住的僧人在楼台上远眺江面上的渔舟,从而产生了超然物外的笑容。这不仅描绘了僧人的心境,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杀侬"一词,更添了一份对世间红尘的调侃和无奈。

整首诗运用对比与象征,既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他在政治低潮时期的心境与哲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表现力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文叔·其三

雨散风生涧水鸣,倦扶藜杖看山行。

故人正在乾封邑,何日唤之来耦耕。

(0)

次韵成季·其一

夜如荒远吠何频,不觉京华旅食贫。

试拥残书对灯火,门前应有往来人。

(0)

次韵·其五

太湖渺渺浸苏台,云白天青万里开。

莫道吴中非乐土,南人多是北人来。

(0)

次韵董景先·其三

心情虽在语皆非,强写春风不似诗。

一雨小楼烟淡淡,满山斜日树离离。

(0)

次韵孙耿诗三绝并寄谢·其三

鸡笼隐隐富春山,犹有孙郎作许閒。

失喜流传和三绝,暗中摸索得窥斑。

(0)

和推官·其一

雨馀千里得安眠,凉翼条苗绿满川。

郡幕有贤时自熟,不劳水利问农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