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最易去人间,夏日莺啼昼自闲。
风起落花新衬屐,云飞拥树半遮山。
违时且醉杯中物,望古聊欢镜里颜。
莫叹平生常踽踽,多缘峭骨任疏顽。
春光最易去人间,夏日莺啼昼自闲。
风起落花新衬屐,云飞拥树半遮山。
违时且醉杯中物,望古聊欢镜里颜。
莫叹平生常踽踽,多缘峭骨任疏顽。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首联“春光最易去人间,夏日莺啼昼自闲”对比春与夏,春光易逝,而夏日则莺啼声声,白日悠长,营造出一种由静转动的氛围。颔联“风起落花新衬屐,云飞拥树半遮山”细腻地描绘了夏日微风轻拂,花瓣随风飘落,为行人的木屐增添了一层新意;同时,白云飘过,仿佛拥抱着树木,遮掩了远处的山峦,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
颈联“违时且醉杯中物,望古聊欢镜里颜”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自我安慰。在无法改变时间流逝的情况下,诗人选择在酒中寻求暂时的慰藉,通过回顾历史和欣赏镜中的容颜来获得内心的欢愉。尾联“莫叹平生常踽踽,多缘峭骨任疏顽”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一生孤独,也愿意保持独立坚韧的性格,不被世俗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致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清末文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思考与态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