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把天工付祝融,东皇归去太华宫。
棱棱山色耸苍玉,湛湛波光浸碧铜。
杨柳入天鸠要雨,海棠落地蝶嫌风。
好将杖屦西园看,万紫千红一夜空。
尽把天工付祝融,东皇归去太华宫。
棱棱山色耸苍玉,湛湛波光浸碧铜。
杨柳入天鸠要雨,海棠落地蝶嫌风。
好将杖屦西园看,万紫千红一夜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伤感。开篇“尽把天工付祝融,东皇归去太华宫”两句,诗人通过神话中的祝融掌管火与东皇太一居住在太华山中,来描绘大自然在春天的复苏与繁荣。
接着,“棱棱山色耸苍玉,湛湛波光浸碧铜”两句,则用了“棱棱”和“湛湛”两个形容词来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山川的绿意盎然与水波的清澈明净。这里的“苍玉”和“碧铜”,都是高贵而美好的色彩,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
“杨柳入天鸠要雨,海棠落地蝶嫌风”两句,通过对春日植物(杨柳)与动物(蝴蝶)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杨柳随着风雨的变化而舞动,似乎在呼唤春雨;而海棠花瓣轻落,蝴蝶因春风所带来的微凉而有所不快。
最后,“好将杖屦西园看,万紫千红一夜空”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春景的留恋和欣赏,以及对于时间易逝的感慨。诗人手持拐杖,独自一人在西园中漫步观赏着春光,而这一切美好却如同一夜之间变得空无所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珍视与伤感,以及对于生命易逝的哲思。
自古双溪山水乡,风流仍继沈东阳。
禁庭久曳尚书履,辅郡方怀太守章。
再世甘棠留勿剪,百年乔木郁相望。
公家况有青毡在,会见登庸坐庙堂。
二月春事半,县花无数开。
江头连骑行,江雾绍红埃。
下马坐清荫,观鱼大江隈。
行行历山寺,金碧森楼台。
拂石有唐碑,字老生莓苔。
缅想古今事,悠然一伤怀。
解榼醉泉石,徬徨不忍回。
辞径下扁舟,重开剩樽罍。
江烟暝川谷,冰轮出崔嵬。
水面映金波,流光浮玉杯。
荡漾舟渚间,往来恣徘徊。
一棹转圆沙,灯火来相催。
高歌赋厌厌,会须期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