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
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
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
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
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
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
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
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待属民的深切关怀与期望。在首句“三年于赤子,摩拊极殷勤”中,“三岁”指幼小无知的孩童,“赤子”则是比喻纯洁无邪的人民。官员对这些民众如同父母般地照顾和爱抚,表现了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接着“令尹留方寸,吾民受一分”表达了官员希望属下留住一点点教诲或恩泽,因为他们认为即使是微小的一份,也能对人民有所裨益。这里的“方寸”象征着极小的面积,比喻最少量的教导。
第三句“宛如小滕国,突过大冯君”中,“宛如小滕国”可能是指国家或领地虽然不大,但仍能保持独立和自主。这里有可能借用历史事件来形容官员治理下的地区虽小却安稳繁荣。“突过大冯君”则是在赞美这位官员的能力,能够超越其他更为强大的国家或领袖。
最后,“四境风谣美,诸公必采闻”表达了整个地区都在传颂这位官员的美德,希望其他官员也能听到并效仿。这里的“四境”指的是周围的所有方向,而“风谣”则是民间流传的称赞和美好的故事。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官员对赤子(人民)的关爱、期望他们能够受益,以及整个地区因其英明统治而声名远播,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政治景象。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
黄纸开呈相府后,朱衣引入谢班中。
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
最幸紫薇郎见爱,独称官与古人同。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
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晓日龙车动,秋风阊阖开。
行帷六宫出,执绋万方来。
惨惨郊原暮,迟迟挽唱哀。
空山烟雨夕,新陌绕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