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见支硎,迎人罨秀色。
一径入松竹,峰秀不可得。
到山始畅然,环秀真奇特。
却失来时径,但见绿云羃。
山川聚灵气,变幻曷有极。
回向参世尊,万虑于以息。
石室及寒泉,一一供游历。
支公鹤不闻,空亭祗留迹。
马首见支硎,迎人罨秀色。
一径入松竹,峰秀不可得。
到山始畅然,环秀真奇特。
却失来时径,但见绿云羃。
山川聚灵气,变幻曷有极。
回向参世尊,万虑于以息。
石室及寒泉,一一供游历。
支公鹤不闻,空亭祗留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支硎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川灵气的变幻无穷。
首句“马首见支硎,迎人罨秀色”,开篇即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诗人骑马行至支硎山时的景象,山色如画,仿佛在迎接他,展现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接着,“一径入松竹,峰秀不可得”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进入山林后,松竹掩映的小径,以及难以尽览的山峰之美,暗示了山中景色的幽深与壮观。
“到山始畅然,环秀真奇特”表达了诗人到达山顶后的豁然开朗之感,四周环绕的美景令人赞叹不已。然而,“却失来时径,但见绿云羃”则描绘了在探索山中时迷路的情景,绿云缭绕,增加了神秘与探险的色彩。
“山川聚灵气,变幻曷有极”两句,诗人感慨山川之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变化,这种变幻无穷的美让人叹为观止。接下来,“回向参世尊,万虑于以息”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通过与自然的对话,心灵得到了净化,所有的忧虑都随之消散。
最后,“石室及寒泉,一一供游历。支公鹤不闻,空亭祗留迹”描绘了诗人游览过程中遇到的石室、寒泉等自然景观,以及支公(可能指古代高僧)的鹤与空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禅意的世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