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弥龛感事》
《次韵和弥龛感事》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骨青燐又一年,头颅虽好不论钱。

风中野草依然在,梦里春闺剧可怜。

近水城门初失火,满朝冠带正祈天。

管弦更比烽烟甚,我亦哺糟学醉颠。

(0)
鉴赏

这首诗《次韵和弥龛感事》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情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白骨青燐又一年”,以“白骨”与“青燐”描绘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普遍,暗示了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的持续。接着“头颅虽好不论钱”,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即使生命宝贵,但在乱世中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金钱无法衡量生命的真正价值。

“风中野草依然在,梦里春闺剧可怜”,运用自然景象与梦境对比,野草在风中坚韧不拔,而春闺中的女子却在梦中显得格外可怜,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脆弱与无助。

“近水城门初失火,满朝冠带正祈天”,描述了政治腐败与社会危机并存的景象,城门失火象征着政权的不稳固,而朝廷官员却在祈祷求神保佑,反映了统治阶层的无能与逃避责任。

最后,“管弦更比烽烟甚,我亦哺糟学醉颠”,将音乐与战争进行对比,音乐的欢愉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反差,暗示了社会表面的繁荣与内在的痛苦。诗人自嘲般地表示自己也像醉酒之人一样,试图在混乱与痛苦中寻找一丝慰藉,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腐败、生命价值、理想与现实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性弱点与社会困境的同情与理解。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金鱼歌

金鱼来自金仙国,三十六鳞谁与饰。

金仙亲手傅金泥,满池都作黄金色。

自疑身自金仙来,凿池引水青天开。

等閒俯槛玩且咏,相忘物我何悠哉。

黄金佛国真可誇,金盆又出金莲花。

呼童满进金罍酒,肯使金鱼荐齿牙。

金鱼金鱼汝幸在吾沼,育子生孙足怡老。

莫愁咀嚼莫愁烹,恣尔优游戏萍藻。

(0)

清平乐.读稼轩粉蝶儿词:“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之句,一时兴至,遂成此阕

阴晴不定。省识春心性。著尽轻愁和浅闷。

恰似女儿身分。绣花绣草年年。丝丝缕缕情牵。

慵里莫抛针线,好教绣遍河山。

(0)

阮郎归.梅花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

儿家常闭门。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0)

江城子.陶渊明已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0)

病中呓语九首·其七

触斗相争年复年,天心垂爱亦垂怜。

六龙一出乾坤定,八百诸侯拜殿前。

(0)

入都·其六

一枕邯郸梦醒迟,蓬瀛虽远系人思。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诗酒未除名士习,公卿须趁少年时。

碧鸡金马寻常事,总要生来福分宜。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