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好山僻,叠山亭院间。
不遮山外眼,又得见真山。
君有好山僻,叠山亭院间。
不遮山外眼,又得见真山。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书院中,面对人工堆砌的假山时的独特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人工造景的反思。
“君有好山僻”,开篇点出书院环境的清幽,好山环绕,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叠山亭院间”进一步描述了假山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出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不遮山外眼,又得见真山。”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假山的独特见解。假山虽为人工所造,却并未遮挡远处真正的山峦,反而让观者得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自然之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也暗含了对人工艺术的肯定,认为它能够辅助人们更好地领略和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阿咸归叩山中扉,袖出巨轴当春辉。
粲然光态转流丽,妒妇谁敢憎蛾眉。
雄辞奇险神鬼愕,瘦字光怪蛟蛇飞。
多君书暇追胜集,意气豪爽惊愚痴。
前川花柳寓真乐,心契往古夫何疑。
哀余亦有风雩兴,兀坐一室嗟奚为。
诵君妙句音何希,白社今见元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