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历藩垣一节勤,归来两地会风云。
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
夷狄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
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几历藩垣一节勤,归来两地会风云。
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
夷狄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
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挽别大参(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几历藩垣一节勤" 表示经过多次的高墙和严格的防守,只为了一次会面。这表明了作者与友人的渴望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
"归来两地会风云" 描述了朋友间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在精神上相互理解和支持。这里的“风云”隐喻着变化莫测的人世,而“归来两地”则象征着友情的超越性。
"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的感受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易逝、时光不待人的哲理。白雪与黄花分别象征着不同的季节,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无尽哀愁。
"夷狄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 这两句表明尽管处于边疆之地(夷狄)或是中央朝廷,对诗人的才能和文学成就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作者感慨于朝廷对年迈的自己仍有所期待。
"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有些许安慰的情景。诗人在夜晚徘徊于高台之上,回忆往昔,而那些已经枯萎的树枝(甘棠)却在心中留下了满是楚国风光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他对于友情、理想以及个人才华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