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十八首·其九》
《感遇十八首·其九》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家本汉台边,且谈卢城事。

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

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

赤流溢通衢,阴雨出魑魅。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

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

我欲歌此曲,此曲辞未既。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遇十八首(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首句“家本汉台边”,点明了诗人的故乡位于汉台附近,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背景。接着,“且谈卢城事”则引出了对卢城战事的描述。接下来的几句“晋代昔陵夷,循寇飘风至。黑云压城堞,白刃走官吏。”描绘了战争爆发时的紧张氛围,黑云象征着战争的阴影笼罩,白刃代表了士兵的武器,官吏在混乱中四处奔逃,形象地展示了战乱的残酷。

“赤流溢通衢,阴雨出魑魅。”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惨象,赤流可能是指鲜血流淌在街道上,阴雨天则让鬼魅般的恐怖气氛更加浓厚。这几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战争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破坏,也造成了精神上的恐惧和不安。

“龙骧虽云廉,不镇兵戈气。”这里使用了“龙骧”这一典故,比喻英勇的将领,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平息战争的烽烟,体现了战争的不可控性和残酷性。

“虽有高墉登,射隼曾何利。”即使登上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挡敌人的进攻,射隼(猎鹰)在这里象征着军事行动,但显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或胜利。

最后,“遂使江干客,年年抆愁泪。”指出战争使得远离家乡的旅人每年都要流下忧伤的泪水,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的悲惨景象,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赋白莲和王西溪

爱玉华仙供,偶移影,下瑶池。
怅野渚苍烟,结根非所,繁*争欺。
风清月寒半坠,道无情、有恨欲谁知。
罗袜凌波微步,淡香高韵幽姿。
风烟首梦共溪。
采采画船归。
趁粉露和香,秋光细酿,琼液淋漓。
招呼谪仙共饮,记两舷、脚踏醉吴姬。
一曲清吟未了,翠盘狼藉珠玑。

(0)

木兰花慢 寿崔子文

际河山两界,道此地,正文卫。
才北渚离筵,南亭奔迓,终岁倥*。
风流故家从事,暂淹留、莲幕簿书业。
更办锦*诗句,笔端晕碧裁红。
今朝寿席且从容。
宾客喜相同。
就雪蚁浮香,眉毫舒彩,莫放杯空。
人生正须适意,尽冰梢、蜡蒂未冲融。
海曲尚存遗爱,稼齐自有春风。

(0)

浣溪沙 寿李卫尉

矍铄当年汉伏波。
紫微垣外待*戈。
笑骑天*下天河。
华发雅宜麟阁画,春风先送武城歌。
朱颜休惜卷金荷。

(0)

西江月 继张孝纯韵

郢下空歌白雪,琴中谁听高山。
人生何用钉疏顽。
不过两盂日饭。
梦到钓台老树,秋风闲煞渔竿。
沙鸥无数点江干。
知我忘机去慢。

(0)

黑漆弩 游金山寺粼曲子 伯昌尝以漆弩侑酒

名似未雅。
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
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曰酹江月,其谁曰不然。
仲先因请予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
昔汉儒家畜声妓,唐人例有音(朱校云音疑乐误)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朱校云侠误)耳。
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可也,其词曰苍波万顷孤岑矗。
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头、满*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恐下然犀,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

(0)

浣溪沙 寿汤总管

十载烟花紫紫游。
嘉谟曾补翠云裘。
归来尤荷宠光优。
画戟清香高北里,虎符金节照南州。
寿波无惜卷吟瓯。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