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三》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三》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两淮黔首苦飘零,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

(0)
翻译
淮河两岸的百姓饱受流离失所之苦,朝廷的谋略一旦成功,还要怎样才能确保安宁。
在新都砍下敌首以泄积愤,郿坞之战中,王师的威势如脐燃烈火般显赫。
羌族人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父老乡亲们扶着拐杖前来观看,充满敬畏。
想要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延续先前的丰碑,但谁能记录这辉煌的历史呢?
注释
黔首:古代对百姓的称呼。
庙算:指朝廷的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
新都:地名,可能指某个重要的战场。
郿坞:西汉末年王莽的军事基地。
羌人: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民族。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历史上有刻石记功的传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两淮地区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和平安宁的渴望。"黔首"指的是边疆地区的人民,他们遭受着战乱的摧残,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中。"庙算成功再底宁"则表达了人们对于能够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期盼。

"头斫新都摅宿愤"可能是指战乱中的屠杀与破坏,"脐燃郿坞赫王灵"则可能暗示着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或纪念。这里的"脐燃"形象地描绘了烈火焚烧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羌人半已投戈拜"显示了战乱中人们的绝望与屈服,而"父老从观扶杖听"则表现出年长者在战争中的无奈,他们只能依靠拐杖勉强支撑着生活,倾听着周围的一切。

最后两句"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欲勒燕然"可能是希望能够像古代的英雄一样,留下伟大的功绩,而"大书谁纪史编青"则是在询问,到底是谁来记录这段历史,给予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创伤的描写,以及对和平与英雄事迹的渴望和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于历史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韩伯瑜

母力今衰颖,悲啼得杖轻。
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何子平

于禄本为养,资身岂所安。
珍肴与白粲,虽美若为餐。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韩滉

谨勿第门坏,那容堂庑增。
父犹足乎此,我顾莫之承。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侯程

三年天下共,胡尔独终身。
无处著深痛,何心求过人。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黄香

冬月常温席,炎天每扇床。
如何汉天下,只有一黄香。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桓冲

不辞身作质,只为母须羊。
此日江州牧,当年买德郎。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