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阑倚玉。爱汎春一舸,来伴花宿。
梦熟湖山,红袖相携,题名暗刻新竹。
东风尽日香吹鬓,漫问讯、枝南枝北。
仗翠眉、解惜年芳,不似旧游凄独。
还见冰娥照泪,夜明满地水,吟弄寒绿。
直把金尊,浇遍珍丛,怎抵衣香连屋。
步虚自向瑶台近,更按彻、紫箫清曲。
趁睡妆、露粉重研,写入小蛮笺幅。
横阑倚玉。爱汎春一舸,来伴花宿。
梦熟湖山,红袖相携,题名暗刻新竹。
东风尽日香吹鬓,漫问讯、枝南枝北。
仗翠眉、解惜年芳,不似旧游凄独。
还见冰娥照泪,夜明满地水,吟弄寒绿。
直把金尊,浇遍珍丛,怎抵衣香连屋。
步虚自向瑶台近,更按彻、紫箫清曲。
趁睡妆、露粉重研,写入小蛮笺幅。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浪漫画卷。词人倚栏杆,欣赏着泛舟湖上的春色,与花相伴,仿佛置身于梦中的湖山之间,与红袖佳人携手,轻声细语,将名字悄悄刻在新竹之上。春风轻拂,花香四溢,词人漫步于湖畔,与冰清玉洁的月亮对视,借酒浇愁,却难以忘怀那温暖如家的氛围。
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交融的画面。从湖光山色到月下花影,再到与友人的温馨互动,以及词人内心的感慨,都展现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通过“步虚”、“瑶台”、“紫箫清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深邃。
词的结尾部分,词人似乎在用小蛮笺记录下这一切,不仅记录了眼前的景致,也记录了心中的情感。这种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让人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力和对美的追求。
江干青枫化为霞,秋水以外皆春花。
中有一矶挂林杪,道是银汉飞来槎。
撑突万古碍星月,啸呼六代争龙蛇。
峭壁垂云幻锦绣,丛樯似戟纷杈丫。
摇摇幢风佛倚阁,渺渺芦雪鸿为家。
昔游正借夏绿里,时有好鸟衔余葩。
今偕诗仙蜡双屐,先唤渔父同杖拿。
谁知冷雨锁荒寂,三日都打回风挝。
涎涎燕尾不可见,摄山一角沈天涯。
诗仙不到山不绿,得无象车不受夸。
君乎琢句苔石破,我亦题竹风鸦斜。
空山无人鸟欲栖,后者鸱啸前猿啼。
两面绝壁中一溪,众峰压天天亦低。
羲和有辔不得骋,山势欲掣斜阳西。
斜阳到山不到地,影射瀑布晴无泥。
飞流直下二千丈,冲石石白一色齐。
有时欲落不肯落,片片击碎青玻璃。
云根突兀峙崖底,沙石相夹成径溪。
舆夫利涉视晴雨,我行雨过径不迷。
平时暴涨尽淤没,巨浸不许牛驾犁。
便思盛夏此消暑,道远何用糇粮赍。
山行快意苦易尽,突落万仞高崥嵽。
作势伛偻磨盘蚁,举步局蹐藩触羝。
仄身树碍险被挂,当头石崩如欲挤。
谁知此路有时上,风吹绝顶阴凄凄。
下坡走丸侧复侧,势险节短不敢稽。
陂陀磈礨尽如此,直使人力穷攀跻。
令我回首望石峡,到此阁笔诗难题。
《峡中行十余里奇奥殆绝出峡后上辣子山险峻为诸山之最》【清·姚椿】空山无人鸟欲栖,后者鸱啸前猿啼。两面绝壁中一溪,众峰压天天亦低。羲和有辔不得骋,山势欲掣斜阳西。斜阳到山不到地,影射瀑布晴无泥。飞流直下二千丈,冲石石白一色齐。有时欲落不肯落,片片击碎青玻璃。云根突兀峙崖底,沙石相夹成径溪。舆夫利涉视晴雨,我行雨过径不迷。平时暴涨尽淤没,巨浸不许牛驾犁。便思盛夏此消暑,道远何用糇粮赍。山行快意苦易尽,突落万仞高崥嵽。作势伛偻磨盘蚁,举步局蹐藩触羝。仄身树碍险被挂,当头石崩如欲挤。谁知此路有时上,风吹绝顶阴凄凄。下坡走丸侧复侧,势险节短不敢稽。陂陀磈礨尽如此,直使人力穷攀跻。令我回首望石峡,到此阁笔诗难题。
https://shici.929r.com/shici/5fqC4a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