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没腰雪,京华频岁无。
高低相掩覆,窍隙似封糊。
帖缺都迷丑,增妍不问枯。
因时混贫富,遇物得圆觚。
眩目曾何数,流风不可图。
冥冥山雾合,浩浩海云铺。
未觉花飞叶,先看霰集珠。
落机裁扇素,猎野割肤腴。
粲尔娥奔月,皤然叟赴酺。
薄才今揣称,小巧愧非夫。
三尺没腰雪,京华频岁无。
高低相掩覆,窍隙似封糊。
帖缺都迷丑,增妍不问枯。
因时混贫富,遇物得圆觚。
眩目曾何数,流风不可图。
冥冥山雾合,浩浩海云铺。
未觉花飞叶,先看霰集珠。
落机裁扇素,猎野割肤腴。
粲尔娥奔月,皤然叟赴酺。
薄才今揣称,小巧愧非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范景仁舍人对雪》,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了冬季京城的景象以及诗人对雪的感慨。诗中以“三尺没腰雪”开篇,形象地描述了雪的深度,接着写到雪覆盖城乡,连细微的缝隙也被填满,仿佛天地封闭。诗人观察细致,指出雪花虽丑陋却能增添景色的美丽,不论贫富,雪都能带来公平的装饰。
诗人感叹雪的变幻莫测,难以计数,其影响力如同流动的风,无法捕捉。雪后的山雾弥漫,海云浩渺,预示着严冬的到来。诗人观察到雪花飘落,先是如花飞叶,后是霰粒如珠,生动描绘了雪的形态变化。他以织机裁剪扇面的素白,比喻雪的细腻,又以猎野割肉的意象形容雪的丰盈。
诗人以嫦娥奔月和老翁赴宴的典故,寓言雪带来的不同感受,既有清冷的孤寂,也有节日的欢庆。最后,诗人自谦才情有限,但对雪的描绘和感悟已足以展现其独特见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