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三首·其一东亭》
《次韵子由三首·其一东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0)
注释
仙山佛国:指超脱尘世的仙境或佛教的理想世界。
玄关:道教术语,指通往神秘或高深境界的入口。
卜筑:选择和建造居所。
期颐:指一百岁,古时认为是人的长寿极限。
小槛:小栏杆,代指居所的一角。
廛市:街市,市区。
新松:新生的松树,象征生命力。
棘茨:荆棘,比喻艰难困苦。
茅檐:茅草屋顶,形容简陋的房屋。
劣容膝:勉强能容纳膝盖,形容简陋。
纷披:散乱,形容风雨飘摇的样子。
翻译
仙山佛国原本相通,尘世道路与玄妙之门背道而驰。
无论何处都可以悠闲地建造居所,岁月自然可以期待长寿。
遥想那小小的栏杆边临近喧嚣市井,必定有新生的松树在荆棘丛中生长。
谁说简陋的茅屋只能容身,这里可以欣赏到海天风雨的壮丽景色。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仙山佛国本同归"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即将仙境与佛国视为归宿之地,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追求。而"世路玄关两背驰"则是说在世间的道路和神秘难懂的关隘中,不再迷失方向,而是选择背离它们,坚定自己的信仰。

接着,"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随遇而安的心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无旁骛地修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对于时光的流逝,也能够坦然接受,不再计较年龄的增长。

后两句"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则是说,即使远离尘嚣,心中也知道那边的小村庄依旧存在,而且一定会有新的生命力在那里生长。这里的小槛、廛市、新松和长棘都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坚韧与持续。

最后两句"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则是说,有人认为茅草之下不适合久坐,但诗人却觉得那里的自然风光,即使在风雨交加中,也是一种美丽的景象,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茅檐劣容膝"实际上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反思,而"海天风雨看纷披"则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佛国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广东留别胡长之

君住三山我四明,一时倾盖五羊城。

歌求伐木诗中意,琴听归樵曲外声。

莺啭上林春色好,风生南海瘴烟清。

悬知两地还为客,明月如何此夜情。

(0)

寄韫禅师

孤踪随宝地,硕德重禅林。

雨遍龙归洞,天空鹤在阴。

泉声山路静,松影石塘深。

何日听高论,令人慰夙心。

(0)

马食粟

马食粟,马食粟,一閒二百匹,一食一百斛。

去年大旱人苦饥,草根食尽食木皮。

官司徵粟喂官马,马何贵重人何微。

人心不敢怨,只愿官马肥。

官马肥,走若飞,江南江北正格斗,将军杀贼要马骑。

(0)

题江阁燕坐图

青山凝微霭,澄江耀晴空。

层坡积馀润,绿树披清风。

彼美衣冠者,燕坐江阁中。

手持高士传,目送归飞鸿。

天朝罗俊髦,岩穴何舂容。

吾知松关路,未启白云封。

(0)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其七

相别无一语,相见无一言。

如何忘形者,远情复相牵。

我持江上风,遗公吹法筵。

公以竹间月,照我调素弦。

风比锦绣段,月比青琅玕。

(0)

题墨梅寄理惟贤大使

皇华使者岭南回,阅遍天涯几树梅。

诗卷满床香不断,为君临得一枝来。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