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东走拱神京,眼底长河一线横。
得势起为天下脊,伏流独向地中行。
祈天坛古传轩帝,授道台荒说广成。
玄女《阴符》原自有,仙镫犹向夜深明。
太行东走拱神京,眼底长河一线横。
得势起为天下脊,伏流独向地中行。
祈天坛古传轩帝,授道台荒说广成。
玄女《阴符》原自有,仙镫犹向夜深明。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雄伟的气势,它向东延伸,仿佛拱卫着京城,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将黄河比喻为横亘在眼前的长带,形象地展示了其宏大的地理特征。太行山如同天地之间的脊梁,而黄河则潜行地下,象征着隐秘的力量。
接下来,诗人提及祈天坛和授道台,暗示古代神话中的神圣传说,如黄帝与广成子的故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提到玄女和《阴符经》,这是道教典故,表明此地曾有神秘的道教活动和智慧传承。
最后一句“仙镫犹向夜深明”,以深夜明亮的仙灯为结,寓意着古老的智慧即使在时光流转中依然照亮人心,富有哲理意味。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神话传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以及对历史与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长天过雨尘氛少,遥峰正衔西景。
写倦黄庭,翻馀秋水,半榻茶烟人静。轻衫笠冷。
趁满目烟霞,怡神适兴。
万壑松涛,翠阴吹下羽衣影。
翛然倚风长唳,亭亭尘外表,吟韵相应。
珠树秋寒,瑶台夜永,清梦三更露警。高怀谁领。
但自把松枝,引来幽径。却过前溪,为人留画境。
会过盂兰,佛诞今宵届。放大光明通下届。
几处焚香庭院外。贴地莲灯,向风红摆。
祝长生一样,如来观只在。道常此、金身不坏。
真个愁魂超孽海,多少痴儿,下阶膜拜。